雪中送炭(微小说)
文/悟喜(宁夏)
![]()
腊月二十八的傍晚,鹅毛大雪把山路封得严严实实。老张头蹲在灶台前,捏着最后一把玉米面发呆。老伴咳得厉害,药罐子早就见了底。
"咚咚咚"的敲门声惊醒了发呆的老张。开门一看,村东头的王木匠顶着满身雪花,怀里抱着个鼓囊囊的布袋。"老哥,家里蒸了馍,给娃们带几个。"布袋里躺着十个白面馒头,底下还压着两包止咳药。
老张的手抖得像风中的枯叶。他知道王木匠家也不宽裕,媳妇刚生完孩子,自己前天才去帮他们家补过漏风的窗户。正要推辞,王木匠已经转身走进风雪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背影渐渐被雪幕吞没。
开春时,王木匠接了个急活,连夜赶工时被电锯切断了三根手指。老张听说后,把家里准备买猪崽的钱全塞给了王木匠媳妇。那天他蹲在医院走廊,看着自己磨出老茧的手掌说:"去年冬天那袋白面,是俺把祖传的铜烟锅卖了换的。"
十年后,山洪冲垮了老张家的土坯房。已经成了包工头的王木匠带着施工队赶来,三个月没要一分钱工钱。新房上梁那天,两个老汉就着咸菜喝地瓜烧,王木匠醉醺醺地指着堂屋的横梁:"这根老榆木,是俺爹留的寿材板改的。"
屋檐下的冰溜子滴答化水,像极了那年落在馒头上的热泪。老张抹了把脸,突然起身从炕席下摸出个布包:"当年你给俺的布袋,俺一直留着。"布袋已经洗得发白,边角磨出了毛边,却整整齐齐叠着。后来,这个布袋成了两家孩子的传家宝,就像那份情谊,历经岁月却从未褪色。两个老汉相视一笑,窗外的雪又悄悄落了下来。
作者简介:
悟喜,宁夏西海固人,80后,栖居大理苍洱间。素心种字,不谙世故只谙耕;闲拾枣花调墨,漫裁山风作信。曾赴金山教孩童识字,亦行乡野扶贫,接过九星暮光。十三载公益路,而今笔墨写天真,耕烟种霞。诗作散见《乡村精短文学》、《作家地带》等。
![]()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稿须知:
平台用稿无稿费, 投稿本平台必须为首发原创作品,凡在其它媒体或网络平台上刊发过的作品请勿投稿。
1.投稿需先关注《乡村精短文学》公众号。
2.投稿微信号:13877397223
投稿邮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台刊发且收到赞赏费7天后,赞赏费的80%发放给作者本人,其余20%用做平台运营管理。(字数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请“原创”标识的作品才可以获得读者赞赏费)
4.本平台刊发的作品均为作者本人观点,且侵权与否均与本平台无关,如作品涉及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凡投稿者均表示自愿接受并同意上述声明,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均由投稿者承担,本平台不负其任何连带责任。
本文由《乡村精短文学》原创,欢迎长按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