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女性朋友经常觉得:
月经越来越少,甚至突然“失踪”?
明明才30多岁,却总被叫“阿姨”?
失眠、烦热、汗出,像提前进了更年期?
小心!可能是卵巢在“提前退休”!
——别急,中医帮你“唤醒”它!
妇幼健康科普
1
什么是卵巢早衰
简单说,卵巢早衰就是女性在40岁前出现闭经、促卵泡生成素(FSH)>40 IU/L、雌激素水平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
中医认为,卵巢早衰属“闭经”“血枯”“不孕”范畴,与肾虚、气血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根本,肾气不足会导致卵巢功能早衰;气血亏虚也是常见原因之一,气血运行不畅会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
2
卵巢早衰的表现
●月经异常:月经周期延长(超过35天)、经量骤减,甚至突然闭经。
●低雌激素症状:潮热盗汗、失眠多梦、阴道干涩、性欲下降,皮肤干燥松弛,情绪波动大。
●生育力下降:备孕困难,或反复流产。
●健康隐患:骨质疏松(易骨折)、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3
容易引发卵巢早衰的因素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早绝经史者,患病风险增加。
●自身免疫病:如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系统攻击卵巢组织。
●医源性损伤:化疗、放疗、卵巢手术(如囊肿切除)直接破坏卵巢功能。
●环境毒素:长期接触农药、塑料制品中的化学物质,干扰内分泌。
●不良生活习惯:熬夜、过度节食减肥、吸烟酗酒、长期压力。
熬夜暗耗肾阴,节食损伤脾胃,情绪压抑肝郁,均会加速卵巢衰老!
4
中医“护巢”有妙招
①中药内服:一人一方,精准调护
●补肾填精方:选用熟地、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等药材,适用于肾气不足型闭经。
●疏肝解郁方:选用柴胡、白芍、当归、香附等药材,适用于肝郁气滞型月经紊乱。
●健脾益气方:选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材,适用于脾虚湿盛型肥胖伴月经稀发。
②中医特色疗法:通经活络,激活卵巢功能
●以针灸为主,辅以脐疗、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调和气血、激发经气,改善卵巢血流和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
![]()
![]()
●三伏天阳气最盛,是调理卵巢功能的“黄金期”,此时综合运用督脉灸和穴位贴敷,可温通督脉、温阳散寒、补益肾阳。
![]()
![]()
③食疗养生:药食同源,滋养卵巢
●补肾粥:选用黑豆、核桃、枸杞、大米,煮粥食用,每周3次。
●疏肝茶:选用玫瑰花、陈皮、薄荷,沸水冲泡代茶饮,缓解情绪压力。
●健脾汤:选用山药、薏米、红枣、排骨适量,炖汤食用,祛湿健脾。
食疗期间,避免使用冷饮、螃蟹、火锅、烧烤等生冷寒凉、辛辣油腻之物,还要减少咖啡因的摄入。
5
“护巢”从日常做起
●规律作息:每晚23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养护肾阴。
●适度运动: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每次30分钟,促进气血循环。
●情绪管理:通过八段锦、冥想、听音乐舒缓压力,避免肝郁化火。
●定期体检:每年查性激素六项、AMH、妇科B超,早发现早干预。
●科学避孕:减少人工流产,保护子宫内膜与卵巢功能。
6
常见误区
✖盲目补充激素:激素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规范使用可能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风险。
✖过度依赖保健品:市场上的“卵巢保养胶囊”多含雌激素,不规范服用可能导致卵巢功能进一步紊乱。
守护卵巢功能就是守护青春与生育力。中医通过整体调理,激发人体自愈能力,延缓卵巢功能衰退、改善症状。若您出现月经异常、备孕困难等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期科普达人
陈燕
主治医师
从事中医工作10年余,对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产后康复方面疾病有独到见解。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女性盆腔炎、阴道炎、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囊性增生、附件囊肿等妇科疾病,骶髂关节紊乱、子宫阴道膨出、腹直肌分离、单纯性肥胖、压力性尿失禁等疾病。
梧州市妇幼保健院
为您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驾护航!
文/图:中医妇科
编辑:陈梦霞
审核:李影、韦晓燕
终审:梁涛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