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未出伏,但是马上就要立秋了,这立秋只是发出个信号,告诉我们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而真正的天气变凉爽还得在处暑之后,所以中医有一种说法,说农历六月,立秋起至秋分时段,称为长夏。
《素问·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脾居中焦,长夏也处于夏秋之间,且同属五行之土,因此,在长夏这个季节,我们尤其要保护好脾胃。
自从入夏以来,其实脾胃一直处于弱势状态,运化能力变差,食欲减退,我们又时不时吃些生冷刺激脾胃,让脾阳更加受伤,再加上夏天湿气重,湿气聚集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困住脾胃,让脾胃寸步难行,于是我们就会越发地不舒服,睡不好,吃不香,身上没有力气。
这段时间,好好养养脾胃,振奋脾胃之气,一是为了恢复脾胃的状态,让脾胃变强,增进食欲,更多的吸收营养,提高身体的正气。二也是为即将到来的秋天做准备,脾胃正常了,我们才能慢慢进行滋补,补足夏天气血消耗的亏虚。
那么脾胃要怎么养,怎么培补呢?
我的观点是,一定要考虑食疗。这个食疗,实际上我们大家知道,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药食同源,也就是说很多食物它实际是带着一些药性的,都有滋补作用的。
![]()
像山药,山药本身是食物,同时又能治病。你看张锡纯用很多,这个大病,他都用山药来治。这个哮喘,咳得不得了了,那张锡纯怎么办呢?就用这山药片熬水给喝下去。像这样的病例,我们学习以后,我就给大家用,结果大家用的非常好。
山药具备药性,它扶正气,把正气补足了以后,脾胃气足了,培土生金,那么肺金也足了,就能把邪气都清除出去了。所以,这就说明中医的药食同源概念是非常了不起的,中国古人非常聪明。
中医认为,山药味甘入脾,色白入肺,可以滋补肺、脾、肾三脏,药性为平。怀山药是强力启动脾胃的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药,对脾肺的滋补能力,是其他东西难以替代的。
而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山药含有丰富的黏液,这种黏液是一种蛋白,叫黏液蛋白,它不仅能够阻止血脂在血管壁上附着,还有软化血管的作用,能够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大量的研究显示,山药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有增强免疫系统能力的作用。糖尿病人有很多的忌口,但是由于山药几乎不含糖分,所以即使是糖尿病人也可以放心吃。
怀山药用法参考
山药片用法
![]()
刚感受风寒时,此时可以用一把干怀山药片,一般成人用50克左右,孩子用30克左右,熬水,然后趁热喝下,令身体微微出汗,躺在床上,把被子盖暖和,好好睡一觉,一般起床后就会安然无恙的。
山药粉用法
![]()
刚感受风寒时,用2~3调羹怀山药粉,先用少量温水,调和成糊糊,然后,用刚刚烧开的水冲下去,不断搅拌,冲成温热的糊糊,非常好喝。我平时基本都是用山药粉的,因为觉得这样节省食材。
日常饮食,山药粉也可以加到面食中,蒸馒头、烙饼或是做成糕点,也是不错的养生美食。
蒸怀山药
![]()
对于正气不足,尤其是肺气不足的老人,可以试试蒸怀山药。
怀山药切段,上锅蒸熟,食用即可。这种吃法,不必去皮,河南焦作种植山药的农民,甚至说山药须子都不要扔掉,也是有药性的,此说可以参考。
日常饮食,我们还可以用鲜的怀山药煮粥、煲汤、炒菜,清清淡淡的一餐,养胃无负担。
怀山药的选择
对于怀山药的选择,道地的垆土怀山药是优选,我们说的道地药材“怀山药”,指的就是今河南省焦作古怀庆府地区出产的怀山药,全称为平地垆土怀山药。
古怀庆府地区,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滨黄河、邙山,北依沁水、太行,地理位置佳,因受沁、黄两河的滋润,环境气候优良,土壤肥沃,且矿物质成分高,为怀山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这里能够种植山药的土地有垆土、沙土、两合土、黄土、胶泥土等,而其中以垆土为佳。垆土这种土壤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高,因而种植出的山药口感与力道都很好。
![]()
而垆土怀山药的种植方式也分为平地(翻地)和打沟,以平地(翻地)垆土怀山药为佳。由于垆土质地坚硬、粘性大,因而从平地垆土中生长出的山药,由于生长过程中受到土地的不断挤压,使得长出来的样子都是直径较小且弯弯曲曲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