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百姓过的都是穷苦日子,特别是在被封建王朝统治的时代,压的人们喘不过气的税收,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即便是经济发展最巅峰时期的宋朝和唐朝,百姓也没过上好日子。
![]()
百姓勉强糊口,和平时期钱全都进了商人的口袋,遇到战乱,百姓需要举家搬迁,他们也不知道攻城的军队是否会大肆劫掠甚至是屠城,他们为的只是那一线生机。
![]()
在我国古代,华夏大地几乎饱受战火摧残,可有一个地方,从古代至今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这块土地没有发生过什么大型战争,外人打不进来,都是本省市的小打小闹,就连小日子都打不进福建省内。
![]()
一、自古兵家不争之地
福建的地势和地理优势,让他荣获“兵家不争之地”的称呼,古代打仗或者现代打仗,几乎没有把福建当成进攻目标,这是为什么?首先要考虑的是当地的气候和环境。
![]()
这些条件占据着很大的因素,福建当地虽然有山有水,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从这里看福建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外敌入侵想要打进来那是难上加难。
首先敌人要找来当地的地形图,进行一番仔细的研究,这就得耗费一番精力,古代交通并不便捷,消息传播更不发达,更不要想着那炸药开路,那都是异想天开,放在清朝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
福建多深山老林,恶劣的丛林环境,闷热潮湿夹杂着蚊虫蚁兽,再加上没有清理过的野生环境,野兽肆虐,大大增加了行军的困难程度,天然屏障就让任何想要入侵这里的部队苦不堪言。
翻山越岭行军消耗很大,虽然福建山水齐备,层峦叠嶂的山势让他们的行军速度大大减缓,携带的水源和物资并不会很充分,甚至无法支撑他们达到下一个水源点。
![]()
天然屏障会提前让部队损兵折将十分之一,部队士气也会在行进过程中慢慢消耗殆尽,手下出现大规模折损,会动摇军心,出现叛逃或者哗变的可能。
而复杂的地势给福建当地人提供了便捷,恶劣的环境淘汰一波,复杂的环境更利于当地人打伏击,很多地方都适合隐藏,直接埋伏敌人,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三番两次的进攻下,敌人损失过半。
![]()
就像美国人和法国人想要占据越南时吃过的亏,美国大兵不适应越南恶劣的环境和地势,越南人喜欢环境埋伏打伏击,打的美国大军一点脾气都没有。
大部队进入山林之后,粮草辎重就需要士兵肩扛手提,没有车马协助,大大拖累行军进度,敌人趁机绕后截了粮草,再打个保卫战,那敌人就会被生生耗死。
![]()
中国古代打仗时来到福建地界时,都会尽可能的绕道别处,避免深入福建,进不进、出不好出,遇到敌人损失更大,还容易受到伏击被打个措手不及,吃力不讨好的买卖没有人干。
抗日战争时期,小日子也对福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最终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放弃入侵这里的打算,损失太大,打到最后很有可能入不敷出,谁也不会干亏本的买卖。
![]()
福建省的前身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还没有福建,只是扬州一个边缘县,战国末期,这里被闽越族打了下来,并占据这里建立属于独属自己的小国家“闽越国”,占地为王,过得很滋润。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秦始皇就发动战争灭掉其他六个敌对大国,完成大一统,他麾下土地上的其余小国更要遵守,普天下之下莫非王土,闽越国自然也是秦军征讨的目标,直接光荣的加入秦朝,成为始皇帝的子民。
![]()
随着时代变迁,闽越一地依旧保持原样,直到明朝时期,李自成灭掉明末政权,南方还残存着明朝势力,崇祯死后改名为南明,李自成死后,他们为了维持汉人身份,和清军交战,凭借地势清朝大军头疼不已。
直到永历年间,当地发生了叛乱,南明政权也在战斗中被旧军阀取代,成为历史的尘埃,而原本跟着周围省市改名的福建因为太难打下来的原因成为了独立省市。
![]()
二、令人头疼的气候环境
福建当地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漫长难熬,环境闷热、潮湿,冬天反而变得非常短,但寒冷与温暖并存,当地的地形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十分之八的面积是山地。
剩下的十分之二,一半是水源面积,另一半则是田地面积,山多地少让当地种植成了大问题,山高地势险拔,山上有可能看见溪流和天地,这样的地势不适合打仗,装甲车坦克进不去,只适合步兵前进,外人来打不熟悉地形太吃亏了。
![]()
红军曾到达福建地区来到漳州地界之后,就立马调转部队,选择绕过这里,不进入福建省,不适合打仗和建立根据地,这块宝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日军侵华期间曾踏足福建省,也只是选择从厦门、泉州地区登陆,并没有入侵福建,他们知道当地地势,难攻难守,打下来意义不大,天然屏障让无数想占领这里的部队望而却步。
![]()
而且当地夏日漫长,降水量非常感人,每年夏季的降水量平均下来能达到将近两千毫升,可以称之为福建水乡也不为过,谁要想入侵福建,然后面对的潮湿黏腻的天气,想想就觉得难受。
潮湿环境对武器装备损害也非常大,下着雨战斗容易淋湿武器,同时潮湿的夏天一打仗就会出一身汗,变幻莫测的天气,让参与战斗的士兵饱受折磨。
![]()
而福建人则是喜欢并且适应这种天气,大自然成为他们天然的盟友,外人来了就会束手束脚,环境、天气和险峻的地理位置让福建人占据上风,让敌人胆寒。
![]()
三、福建如今的现状如何
从古代到战争年代,福建的地势成了天然保护屏障,和随着国家发展,高速公路、隧道、电缆遍布群山峻岭,地势问题早已不再是难题,火车、隧道的修建,让福建能和其他城市互通有无。
在地理位置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福建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解决交通难题,使得世界各地产业、资源汇聚如此,形成数条完整产业链,为当地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
水路加上陆路双线发展,使得当地发展更加迅速,古代发生战争就会提前举家搬进福建避难,当地的各种资源丰富,同时掌管着厦门和泉州等地,发展更加迅猛。
多个自然保护区和名山秀川,发展旅游业也非常适合,著名的古遗迹森林、大片红树林都是难得一见的美景,无数珍稀动物在这里安家,八山一水的环境,让当地氧含量非常高,环境宜居。
![]()
结语
战争时期福建利用天然屏障抵御外敌,南明政权没有利用好这道天然屏障,同时没有处理好内部矛盾,最终走向灭亡,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民有的外出抗日,有的凭借天然屏障抵御外敌入侵。
和平年代,当地人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发展旅游、开发业,实现财富自由,经济产值更是名列前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