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本期推荐的是由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系、福建医科大学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福建农林大学蜜蜂科学与生物医学学院中药资源与开发系、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院)等研究团队合作近期发表于Phytomedicine(IF8.3)的一篇文章,揭示丹参酮I通过靶向TGFBR1和调节TGF-β信号通路减轻缺血后心肌损伤。
【期刊简介】
![]()
【题目及作者信息】
Tanshinone I alleviates post-ischemic myocardial injury by targeting TGFBR1 and modulating the TGF-β signaling pathway
![]()
背景
丹参酮I(Tan I)是传统心血管药物丹参(丹参)的重要活性成分。尽管已经报道了Tan I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但其抗心肌缺血作用和机制仍然未知。
目的
系统评估Tan I在减少心肌缺血(MI)损伤中的作用,并阐明Tan I改善小鼠MI模型心肌纤维化和心室功能的潜在分子机制。
方法
构建体内和体外MI模型以证实Tan I的抗MI作用。通过靶向捕捞,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研究,进一步预测Tan I对MI的作用机制和潜在靶蛋白。基于串联质量标签(TMT)的定量蛋白质组学,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TGFBR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分子动力学(MD)模拟,生物层干涉测量(BLI),细胞热位移测定(CETSA),TGFBR1激酶活性和药物亲和响应靶稳定性(DARTS)测定随后用于验证Tan I的抗MI作用机制和靶标。
结果
Tan I可以显著提高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的存活率,改善细胞内环境,并抑制细胞内活性氧的释放。此外,它可以恢复异常心电图,减少心肌梗塞面积,抑制心脏纤维化,并降低MI小鼠模型中关键心脏损伤生物标志物的血清水平。从机制上讲,Tan I显着抑制MI小鼠中TGFBR1和Smad2的磷酸化修饰水平以及胶原蛋白I/III,α-平滑肌肌动蛋白,Bcl-2和Bax蛋白的异常表达。这些发现在过表达TGFBR1或被TGF-β1激活的NIH-3T3细胞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MD模拟,CETSA和DARTS显示TGFBR1与Tan I的结合相对稳定。此外,BLI表明,Tan I结合TGFBR1的平衡解离常数为1.5×10-6 M。基于激酶活性测定,Tan I抑制TGFBR1的半数最大抑制浓度为739.6 nM。
结论
这项工作首次揭示了Tan I可以通过靶向TGFBR1调节TGF-β信号通路来减少MI损伤和纤维化。
![]()
图文摘要
【前言】
心血管疾病(CVD)目前是全球非感染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缺血性心脏病最为普遍。心肌缺血(MI)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加剧心肌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ECM)的积累,并诱导心室重塑,最终导致严重的心脏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药物干预是对抗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目前的研究热点包括筛选新兴的抗心肌梗死药物和阐明其作用靶点。
丹参(S.miltiorrhiza Bunge)(图1A)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传统药物之一,临床上已经使用了数千年。丹参具有治疗活性,涉及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和抗癌作用。丹参酮I(Tan I)代表丹参中的重要活性成分。Tan I可以抑制RIP1/RIP3/MLKL通路,促进Nrf2的转录和表达,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阻断IGF-1R/PI3K信号传导,并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因此,Tan I在CVD的治疗领域具有潜力,例如作为抗MI剂。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报道Tan I的抗MI作用和机制,这不利于含有丹参的活性成分或复合制剂的后续研究和应用。
总之,Tan I对MI和MCF的治疗效果和潜在机制需要进一步阐明。鉴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使用网络药理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编辑,分子动力学(MD)模拟,细胞热位移测定(CETSA),药物亲和力响应靶标稳定性(DARTS),生物层干涉测量(BLI)和TGFBR1激酶活性测定,通过体内和体外MI和MCF建模来确定Tan I的治疗特性并揭示其潜在机制。
【结果部分】
1.Tan I改善了急性和慢性心肌缺血性损伤。
![]()
2.Tan I改善心肌细胞中t-BHP诱导的氧化应激。
![]()
3.与Tan I相关的抗MI靶标的筛选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4.基于TMT的Tan I干预对t-BHP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5.Tan I抑制TGFBR1的磷酸化修饰水平,调节心脏组织和NIH-3T3中的TGF-β信号通路和相关蛋白。
![]()
6.Tan I和A83-01或TGF-β1干预NIH-3T3细胞中TGFBR1过表达影响的通路信号传导。
![]()
7.Tan I与TGFBR1蛋白相互作用。
![]()
8.机制图:丹参酮I通过靶向TGFBR1和调节TGF-β信号通路减轻缺血后心肌损伤。
![]()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体内双模型和体外双细胞实验验证了Tan I对MI的有利治疗效果。重要的是,目前的工作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基于TMT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来预测TGFBR1作为Tan I作用的可能靶标。此外,机制验证证实,Tan I可以通过抑制MI小鼠心脏组织中TGFBR1的磷酸化修饰水平来调节Smad2和其他与TGF-β途径信号传导相关的蛋白质。值得注意的是,在MD模拟,BLI技术,CETSA,酶抑制和DARTS测定中观察到的分子相互作用结果进一步证实了Tan I与TGFBR1结合的稳定性。这些发现表明,Tan I可能作用于TGFBR1并影响信号通路,这可能最终缓解MI引起的心肌梗塞和纤维化,并改善心室重塑。它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Tan I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和价值,并为Tan I和含有丹参的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基础。
注:本文原创表明为原创编译,非声张版权,侵删!
中医药基础科研技术服务及加群交流:
相关咨询,加微信:1278317307。
【福利时刻】科研服务(点击查看):、、、、、。咨询加微信:1278317307。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