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TikTok上,一个下巴有纹身的新西兰博主正在分享她的“毛利智慧”。她以毛利人身份自居,发布一些倡导毛利人权利的视频。
![]()
她的账号有6000多粉丝,而她发布的视频,也让她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她这是在走捷径。”一篇批判这位博主的文章写道。
“有人走捷径变成毛利人”
文章的作者是Matua Kahurangi,一名毛利文化的评论者。
她指出,越来越多的非毛利裔白人(Pākehā),在没有任何毛利血统或社区背景的情况下,开始自我认同为毛利人。
“这些人不是通过血脉成为毛利人,也不是经过多年与毛利社区的连接,而是走了一条捷径。”
Kahurangi批判这些人靠几块纹身、一段故事,甚至一副“灵性滤镜”,在社交平台上获得流量与关注。
她特别点名了TikTok博主@Aunty_Dahns。
![]()
她指出,这位白人女性在没有毛利口音、不会毛利语、没有毛利社群背景的情况下,画上了纹面,在视频里“输出灵性智慧”,俨然一副“毛利长者”的姿态。
“她的粉丝几乎都是分不清marae(毛利会堂)和motorway(高速公路)的白人观众。
“就像一个男人穿上裙子,就要求大家叫他女人,现在也有人以为纹个面纹,就成了毛利人。”
此前多次发生
关于什么样的人才具有毛利身份,一直存在争议。
新西兰《毛利事务修订法》规定,“任何属于新西兰毛利人种的人及其后代”都属于毛利人,不设血统比例下限。
但在毛利人自己的框架里,只有兼具族谱与文化认同(包括语言、社区参与、仪式等),才能真正被视为 Māori,否则不会被部族社区作为归属正式承认。
此前,有人发帖批判现在的“毛利机会主义者”。
![]()
“电视上,太多白人自称为毛利人,我真的搞不懂。他们是如何忽视自己的种族的?”
有网友指出,这种人叫做“战术毛利人”。
![]()
“在你的毛利语课堂上看看,全是Sarah Nolan这样的人。
“尤其是在政府工作的一些女性,她们翻遍家谱,只为找出一丝跟毛利人的联系。
“那些戴着巨大的骨头或玉石项链的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8年,新西兰一位白人女子Sally Anderson在下巴纹面,被一些人指控“文化侵占”。
![]()
Anderson指出,她的纹面象征着人生转折点,跟种族无关。
她因此被批评盗用受人尊敬的毛利元素,是为了从中获利。
连为她纹上这个图案的纹身师,最后都顶不住压力,公开道歉,并要求Anderson停止使用这个纹身。
![]()
根据毛利纹身艺术家Cody Hollis的说法,非毛利人可以纹毛利元素或者融合的纹身,但是面部纹身只能是毛利人。
变成毛利人后,看病更快了
那为什么总有人想打“擦边球”,成为毛利人?
在新西兰,毛利人在教育和健康方面享受优待项目,同时这个身份还具有商业和政治潜力。
2023年启用的Equity Adjustor Score(带有小比例种族加分机制),指出要“解决结构性不平等”。
换言之,若病历表格勾选毛利,排队顺序有可能提前一段时间, 引来无数批判 。
一个网友分享,她的伴侣为了更快就医,变成了毛利人。
![]()
“我的伴侣是绝对的欧裔,但是他那被领养的祖母有毛利血统。他最近在等待一项重要的手术,于是在医疗评估上勾选了毛利人一项。本来要等6到12个月的手术,在医生看到报告后突然间缩短到两周。医疗不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种族,但在新西兰就是这样。”
类似的事情是新西兰公立医疗系统在“平权式优先”算法下真实发生过的事实。
正如网友所说,“如果一个体制对某个特定种族给予优待,肯定会有无数人试图利用这种优势。这适用于任何种族。”
ref:https://matuakahurangi.com/p/the-rise-of-transracial-pakeha
https://www.reddit.com/r/ConservativeKiwi/comments/18gva84/why_do_we_have_so_many_opportunist_maoris/?utm_source=chatgpt.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