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作为浆果产业代表性果品,被誉为“浆果之王”。近年来,金普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持续推动蓝莓产业品种更新与结构升级,用“小蓝莓”托起乡村振兴“大产业”。在这其中,种质资源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森茂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与大连大学合作成立蓝莓育种团队,经过20多年的努力,建立了全国资源保有量最多的小浆果种质资源圃,目前保留蓝莓品种600余种,是蓝莓产业发展的“珍贵宝库”,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产业发展,对科研也是有着巨大的作用。
在位于华家街道的大连大学蓝莓育种实践教育及科研基地,放眼望去,有一片区域插着标识明显的立牌。“大家现在站的这块地方是我们的一个蓝莓种质资源圃,这里面保存着半高丛、北高丛,还有一部分南高丛的品种资源。”大连森茂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玲介绍说,半高丛蓝莓作为蓝莓种植的早期类型,因其强大的适应性而被广泛采用。然而,其果实较小、产量较低的问题也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公司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寻找适宜的父母本进行杂交育种,以培育出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新品种。据刘国玲介绍,我国拥有约70余种可用于蓝莓育种改良的野生植物资源。该公司正在搜集这些野生资源,并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良基因,将其融入蓝莓品种改良工作中。
优良的品种资源是农业产业发展的“芯片”,蓝莓育种工作就像蜜蜂授粉一样,通过不同优质基因的重组,开发出新品种。刘国玲举例说,“大连地区蓝莓露地种植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冬天需要埋土防寒,这会消耗大量人工,然后我们从山里找到一种叫朝鲜越桔,它是一种越桔属的野生资源。它的优势是非常抗寒,冬天不需要埋土防寒,我们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和分子生物育种,已经把野生的越桔基因导入到蓝莓里面来。现在看到的上面这一条就是它的子代,下一步我们就可以试着做育种,如果可以成功的话,会为产业带来很大的福音。”
据悉,公司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左右,每年都会拿出销售额的30%用于研发投入,持续选育新品种。除了露地的种质资源圃,公司还建立了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这是大连市蓝莓及小浆果资源开发重点实验室,是大连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小浆果育种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里,整齐有序的摆放着一排排透明的瓶瓶罐罐,里面都是组培的蓝莓种苗。研发人员每天都要认真观察、记录种苗生长的整个过程,丝毫不敢懈怠。该实验室有两部分功能,一部分是做品种保留,另一部分是做品种繁育,年产组培苗1000万株以上,先后承担国家及省市30余项科研项目。
这些凝聚着中国芯的“蓝色精灵”,在更广阔的田野扎根结果,持续为中国蓝莓产业的升级发展注入新动能。近年来,团队面向全国推广种植蓝莓达30多万亩,范围涉及29个省市及自治区。技术扶持种植户3000余家、种植企业70余家、亿元以上大型企业3家,为全国蓝莓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文/图:记者 徐菁 张兢彤 杜高军 李春一
编 辑:吕学琦
美 编:林月
责 编:宋子光
信 源:金普融媒
喜欢就请转发、扩散、点赞、在看,精彩继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