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初,乌克兰东部前线局势骤然加剧。根据《全球防务观察》7月3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红军城区域交战双方兵力已突破14万人,俄军主力压境,乌克兰守军及西方志愿力量陷入生死围困。短短数日内,红军城成为外界关注的最大“战场漩涡”。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最新通报显示,红军城市区平民疏散率不足30%,战事蔓延速度超出此前所有军情评估。红军城的命运,关乎整个东部防线的存亡。
![]()
“围三缺一”与“中心开花”
军事冲突的走向,往往取决于战场上微妙的细节演变。俄军本轮行动,摒弃了传统的正面强攻,而是将中国古代兵法的“围三缺一”战术与现代化渗透相结合。北、西、东三线高密度布防,南线则有意留出“缺口”,通过小股精锐渗透突击。俄媒特派记者在8月3日的前线通联中证实,俄军尖兵分队在数小时内突破多道乌军防线,直抵城市中心,甚至一度占据火车站与主要交通枢纽。
红军城的城市结构复杂,地下通道纵横交错。俄军侦察与破坏小组利用无人机与电子战设备,频繁渗透至乌军后方,针对指挥所、弹药库和通信节点实施打击。这种战法的核心在于“以点破面”,通过多路渗透,制造乌军指挥体系的高度混乱。
![]()
乌克兰国防部发言人在8月2日夜间发布的声明中承认,红军城外围阵地已出现多处被突破迹象,部分地区乌军预备队已被消耗殆尽。实际部署的预备队甚至不足原计划三分之一,导致俄军可以在局部实施“中心开花”突围,迅速在城市内部建立据点。
乌军防线崩塌,后勤系统濒临瘫痪
这场攻防战真正改变天平的,不是单纯的兵力对比,而是后勤线的断裂。俄军自7月中旬起,持续动用FPV无人机对红军城后勤补给线实施高强度打击。据《乌克兰世界报》统计,单7月内,俄军在红军城及周边区域执行无人机打击任务已超过1600次,摧毁了至少280辆乌军后勤车辆及40余个弹药转运点。
![]()
昔日乌军赖以生存的6条后勤补给线,如今仅剩下帕夫洛格勒高速公路勉强维持。俄军无人机编队在该路段开展“24小时无间断拦截”,任何试图运输弹药、食物或医疗物资的车队都面临极高风险。据红军城守军指挥官透露,后勤补给延误已成为常态,部分前线阵地弹药消耗率超过补给率三倍以上。
城市内部的乌军部队不得不拆分编制,依托地下掩体“打游击”。但随着俄军在市区建立7个据点,乌军指挥链条遭受严重干扰。通信装备损毁、信息传递延迟,使得局部守军陷入无组织、无支援的孤立状态。
![]()
增援困局与兵力消耗
面对红军城的危局,乌克兰高层试图通过大规模增援扭转战局。第七空降军、第九军等新组建部队被紧急调往城市防线,但实际能抵达前线的有效兵力极为有限。根据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8月1日公开的数据,乌军目前在红军城周边可用兵力约3.1万人,多数为新补充的二线部队,作战经验严重不足。
俄军则采用“主力合围+分散渗透”的战法,将乌军主力与西方志愿军困于城市内部。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前线观察员的现场报道,俄军精锐无人机中心部队“鲁比孔”已从库尔斯克州调集至红军城,负责全区域的低空侦查与目标锁定。这使得乌军的反击和补给行动难以展开,空投补给多次被拦截或摧毁。
![]()
乌军高层随之陷入两难。是继续死守,等待外部增援破局?还是冒险撤退,将有限兵力保存下来?多名驻守红军城的中层指挥官在接受乌国家广播电台采访时直言:“守军士气已出现波动,部分士兵连续作战超过72小时,极度疲劳。”
红军城陷落的多重影响
红军城的战略地位异常关键。它不仅是顿涅茨克东部最后一道防线的核心,也是乌军纵深防御体系的重要节点。城市一旦陷落,俄军将获得直通顿涅茨克腹地的门户,大量防御据点被迫放弃,乌克兰全线防御将面临溃败风险。
![]()
西方军事观察人士普遍认为,红军城的失守将导致乌军必须分散防御,无法在多点形成有效支撑。原本号称160个旅的乌军,实际每旅战斗人员仅约2000人,总兵力虽高达30万,但分布在整个东部战线后,任何局部阵地都难以坚守。
俄军在红军城外围的合围行动,不仅依靠常规兵力,还大量调动电子战和特种作战部队,对乌军指挥、通信和情报体系实施“多点瘫痪”。乌军的反制力量虽然拥有数量优势,尤其是无人机部队,但在实战中受到俄军技术压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部分无人机因信号干扰严重,甚至无法起飞。
![]()
城市攻防战的“人性困局”与后续悬念
红军城的攻防,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数字与兵力比拼。俄军尖兵渗透行动频繁采用伪装手段,部分小分队身穿平民服饰或特殊迷彩装备,直接出现在乌军后方。乌军指挥官描述道,“敌人像影子一样穿行在废墟间,防不胜防。”这类“灰色地带”作战,极大增加了守城部队的心理压力。
与此同时,乌克兰高层对于“是否组织突围”始终未有定论。部分西方军事顾问建议,应适时降低守城强度,通过夜间分批撤离保存有生力量。但乌军司令部多次下令“死守到底”,期望侧翼增援能够打破俄军合围。现实却是,外部援军迟迟未能抵达,城市内部补给与士气持续下滑。
![]()
人道主义危机也在加剧。联合国紧急事务协调员8月初警告,红军城内超过7万平民未能及时撤离,医疗条件极度匮乏。俄军持续炮击导致部分医院、避难所被摧毁,平民伤亡数据直线上升。战局胶着的同时,城市的生存空间也在迅速萎缩。
东部态势悬而未决
红军城的最终归属,已成为决定乌东战争走向的关键节点。俄军后续是否会加大“点穴式”进攻,乌军是否能突破包围完成撤离,均牵动着整个地区的战略平衡。多家权威智库分析认为,俄军的“瓮中捉鳖”布局虽已成形,但乌军若能及时调整防御策略,仍有局部突围的希望。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北约多国已加快对乌的远程火炮和防空系统支援,部分先进反无人机装备正运往前线。红军城攻防战或将成为新技术、新战法“试验场”,未来几周内战局仍存反转可能。
![]()
随着各方力量持续介入,红军城的每一次交火,都在改写东欧地缘格局。接下来,俄乌双方如何调整兵力部署,是否会出现更大规模的城市巷战,国际社会如何介入,仍需密切关注。
俄军能否在红军城彻底完成合围,乌军与西方志愿军会否实现“敦刻尔克式撤离”,红军城的命运牵动着整个东部战线的未来。前线的硝烟尚未散去,悬念仍在继续。
参考资料:俄发布红军城方向作战视频 乌称抵御俄军进攻
2025-07-31 16:04·环球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