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d Ending
坏结局:第二十二条军规
你24岁进入出版行业,自此没再挪过窝。
当时面试官问你为什么来,你说你喜欢看书,对面的一排人嘴角上扬,像听到一个过时的笑话。
10年后你坐在面试桌上问对面英姿勃发地仿佛刚从畅销书封面走下来的年轻人:“为什么选择这个夕阳产业?” 他回答:“因为太阳不会真正地下落,只是在云层后积蓄热量。”
你笑了,却是在笑当年的自己。
领导常对你说,这年头的年轻人总是跳来跳去的瞎折腾,像你一样忠诚一点才好。但是你知道这个年轻人的入职薪资是你现在薪水的2倍。
你为什么知道,因为年轻人对你并不设防。
短短一年,他上桌了,你落幕了。
成成就:老黄牛的勋
章*
![]()
Normal Ending
普通结局:套中人
当领导今年第三次把一本注定滞销、内容如同嚼蜡的“关系稿”轻飘飘放在你桌上时,你的内心连一丝涟漪都欠奉。
反正也不是第一天看不完。
习惯了踩点上下班,在办公室换好拖鞋,在单位“偷水偷电”的日子,你甚至把上班当作一种养生。上班则风调雨顺,不上班内分泌立刻失调。
你有一个很好的上班搭子,办公室里不时会响起你们俩激情敲键盘的声音,你对键盘声和脚步声很有自己的一套判断,这个人在摸鱼,这个人在喷人,这个人真的在工作。
有了那些ai软件以后,你没觉得哪里可怕,最好哪天完全把你取代掉。
自从一场小病以后,你已大彻大悟,绩效是领导的事,你只需要完成一些任务,过好每一天,能好好活着就很好了。
不说了,六点钟了,打卡机在召唤。
达成成就:文字守门员*
![]()
Happy Ending
好结局:红与黑
35岁那年,你就顺利评上了副编审,手握1本文津奖和几本大型出版基金项目,有重磅资源也有市场畅销好书,也许职业生涯中亦有坎坷,但你而今已过不惑之年,得到过也失去过,许多事情就不是很在意了——或者说,学会了用体面的沉默覆盖它。
从入职起你就比较平顺,这归功于你漂亮的履历、精准的判断和……一点必要的妥协。
选择这一行业是因为你想和更体面的世界打交道,事实似乎也是如此:作者们感谢你“专业的建议”,同事们称赞你“人缘好”,领导欣赏你“懂得大局”。
未来再进一步?谁说得准呢。
但你的爱人已经不想你更加忙碌了,反正你们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你们早就计划好了今年的出游,这是你们周游世界的第六站,当然,绝对不是最后一站。
候机室很舒适,你注意到阅读区有一本你经手过的、装帧精美的获奖图书,你翻开它,上面还有作者龙飞凤舞的一道签名。
达成成就:西卵新贵*
![]()
True Ending
真结局:燃灯者
出版业像一艘巨大的船,但不是诺亚方舟,是泰坦尼克。
2050年,就连电子阅读都被信息流取代,因为人类终于正式拥有了脑机端口,这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同了。
大型出版社纷纷转型或倒闭,你服务的这家也未能幸免。
遣散费不多但也不少,你在这里服务了20年,不老,也不年轻,你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急着跳上新的“快船”。
事实上,被时代的巨轮撞翻的人太多,你们其实不算什么,或者说早几十年前大家就有心理准备。
你买下了出版社一个最不起眼的小仓库,这本来是用来应对突发气候情况的,当年行情正热时,各部门都不肯承担这笔额外的仓储开销分摊费用,没想到最后在瓜分资产的时候这个仓库也没有人要。
你在这里和几个同样顽固的人一起,捣鼓一些旁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东西:被算法判定为“无价值”的冷门诗集,记录城市变迁的口述史,年轻人写的实验性小说……这些书印量极少,但每次新书印好,墨香弥漫在空气中时,你们这群“老古董”会沉默地围坐在一起,翻看着细腻而温暖的纸页。
有一天深夜,你独自在仓库,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的面试桌上,有一个年轻人英姿勃发地说“太阳不会真正地下落”。
这时候有人跑回仓库,从怀里宝贝般地递给你一本稿子:“快看,我新邀请到的作者,感觉能印200本。”你摸着仍带有体温的稿件对着不再年轻蓬勃的他说:“你也老了,没有以前跑的快了。”
达成成就:
盗火
种的人
![]()
Hidden Ending
隐藏结局:变形记
起初只是让ai处理懒得动笔的审稿意见,后来是策划活动的框架,再后来是核心的选题论证、繁琐的校对、草拟出版合同……你只需要在它生成的内容上“稍作修改”,效率就直线上升,领导拍着你的肩膀赞道“老树开新花”。
后来公司主动接入了纯血版的各类ai软件,鼓励所有人提高效率,开始创造新的时代,你是那么的开心。
某天清晨,你坐在工位,习惯性地打开文档准备“修改”。屏幕亮起,光标闪烁。你抬起手,却感觉手指僵硬迟钝。你张了张嘴,想叫邻桌的同事过来看,喉咙里却只发出一种模糊的、类似昆虫摩擦翅膀的嘶嘶声。同事转头看你,眼神像看一个故障的机器。
你看向屏幕。文档已经自动生成了今日的工作计划,条理清晰,逻辑缜密,远比你要做得好。你看到你的名字还挂在系统里,邮件和企微同时自动回复着“收到,立即处理”。你试图在聊天框里打字,敲出的却是一串串无法识别的乱码。
午休铃响了,同事们起身离开,没有人注意到你凝固在工位上的身影。
系统后台,你的工作账号状态悄然从“在线”变成了“托管中”。
达成成就:甲壳下的幽灵*
![]()
??? Ending
???结局:地下室手记
你一直觉得出版社那栋老楼的地下室不对劲。传闻那里封存着建社初期所有被毙掉的书稿,甚至一些“禁忌”的内容。某个加班的深夜,你鬼使神差地摸了下去。
地下室的空气冰冷粘稠,灰尘厚得能埋人。
你打着手电,在堆积如山的故纸堆里翻看。突然,你注意到一个异常沉重的金属箱子,没有锁。里面不是稿纸,而是一本本装订精美、内容却完全空白的手记簿。只有扉页印着一行字:“献给无处安放的灵魂”。
你拿起一本,指尖刚触碰到纸张,奇异的事情发生了:空白的页面上开始浮现出字迹!那是你内心深处最隐秘、最疯狂、最羞于启齿的念头,如同活物般流淌出来,字字诛心。你惊恐地扔掉它,字迹瞬间消失。再触碰,又浮现,内容甚至更加不堪。
你像着了魔,一本接一本地触碰。整个地下室仿佛活了过来,无数个“你”的声音在低语、咆哮、哭泣。你发现其中一本的字迹格外扭曲疯狂,它描述的景象让你头皮发麻——那正是你此刻在地下室的经历,分毫不差,甚至预言了你下一秒的动作……
达成成就
克苏鲁的
囚徒
![]()
Egg Ending
彩蛋结局: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
你厌倦了那些平庸的稿子,厌倦了领导的压榨和年轻人的轻视。一个念头在你心中滋长:凭什么我不能写出惊世之作?凭什么我只能站在幕后为人做嫁衣?
于是一个疯狂而宏大的计划在你脑中成形:你要创造一个属于你的、永恒的文学神话。
你拾遗了大量被退回的、因故不发的、甚至名家未完成的遗稿碎片,并用ai精准“缝合”,将它们打碎、重组、注入虚构的传奇身世,创造出一个跨越百年、几代人都无法企及的“匿名大师”遗作系列。
你精心策划每一次“发现”,为“佚名”制造着轰动,他被争议被讨论被追忆被研究,你精心地炒作着,不断地制造神秘作者“佚名大师”的传说。他的书一炮爆红,横扫榜单,各类大奖唾手可得。
作为独家话事人,你当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位世界瞩目的编辑,你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专门为他一个人服务,员工当然只有你自己,你甚至爱上了自己创造的这个幻影。
直到有一天,你收到一封加密邮件:“亲爱的缝合者,你猜,ai能模仿‘佚名’的风格写一封自白书吗?” 落款是一个你无比熟悉的、被你“借用”过片段却早早离世的作者名字。屏幕右下角的时间静止了一下后便疯狂地跳动了起来,你看到那些ai图标闪烁着诡异的蓝光,仿佛在笑。
达成成就
缝合
炼狱
![]()
Open Ending
开放结局:未选择的路
你毫无征兆地递交了辞呈,没有人为此惊讶,你也不觉得该与谁道别,你的离开就像是太轻的沙粒注定无法跟随海浪一直前行。
你卖掉了城市里的一切,带着这笔积蓄和从单位顺的最后2根红笔,去了一个被你在地图上莫名其妙选中名字的临海小镇。
小镇生活简单,方言难懂,但你刚好喜欢不与人交谈。这里唯一还存活着的一个纸质小报需要一个校对员,你欣然接受。工作内容简单到近乎无聊:检查错别字,核对日期和天气,确保排版没有错行。
薪水微薄,但足够在海边租一间小屋,看真正的夕阳沉入大海。这是此前你绝对想不到的生活,所以绝对是好生活。
日子缓慢得像黏糊糊的糖浆。某天,你在校对一则无关紧要的本地新闻时,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逻辑上的不连贯。
就像一粒太轻的沙子,本已经认命,却忽然硌进了一枚蚌壳。于是你本能地开始追查,这微不足道的线索那么仓皇地出现在你的生活里,最后竟隐隐指向了小镇尘封历史中一个被掩盖的、足以震动外界的秘密。
海风送来了一个漂流瓶和一封信件,里面是一份泛黄的手稿复印件,扉页上写着你的名字,以及一行小字:“只有你能让真相上岸。”
桌上的稿纸被簌簌吹起,你又拿起了红笔……
达成成就
未完待续
![]()
档案编号:20250730
档案收容人:怀特
档案类型:绝密
档案危险指数:0
档案说明:如偶遇存档碎片,请尽情补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