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不法网贷平台以门槛低、办理快、额度高、利率低为噱头,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盲目借贷,使学生陷入债务困境、面临高利贷风险,部分学生因无力偿还债务而遭受非法催收,极易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种种隐蔽形式的非法“校园贷”,严重损害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在此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注意防范非法“校园贷”风险,避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一、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培养理性消费意识,合理规划学习、生活等各项日常开销,量入为出,不盲目攀比,避免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跟风消费。
二、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或渠道办理。如有借款等需求,最好提前与父母沟通,认真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并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办理相关业务。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中的“金融产品查询平台”查询相关产品信息,不轻信非法网络借贷虚假宣传。办理贷款业务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清楚了解贷款额度、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信息,做到明明白白消费,避免被各种假象误导。
三、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在金融消费过程中要提高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轻易泄露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信息,不随意委托他人签订协议、授权他人办理业务。对推荐“校园贷”的行为保持警惕,不轻信“低息”“免息”等宣传,尤其不要替陌生人担保,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四、留存证据依法维权。如遇胁迫催收或已陷入非法“校园贷”陷阱,要及时保留合同、聊天记录、催收信息等证据线索,立即向学校或公安机关等单位求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