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场碰撞测试,成了行业竞争的照妖镜。
这边东风柳汽攥着“侵权”的牌,那边理想汽车捧着“数据真实”的盾。
当安全测试成了营销道具,当同行比拼变成立场对决,汽车圈的这场暗战,恐怕才刚刚开始。
![]()
理想汽车做碰撞测试,
东风柳汽坐不住了!
2025年7月29日,理想汽车在其首款纯电SUV理想i8的上市发布会上,播放了一组震撼的碰撞测试视频。
可谁能想到,这把火很快就烧到了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的身上。
原来,视频中参与撞击测试的重卡,竟是东风柳汽旗下的乘龙卡车。在发布会展示的初始视频中,方向盘处“乘龙卡车”的Logo格外醒目,这一画面,让东风柳汽如坐针毡。
仅仅两天后,也就是7月31日晚间,东风柳汽迅速发布了《关于某品牌使用碰撞视频侵权的声明》,一场汽车行业的“风波”正式拉开帷幕。
![]()
▲ 图源:东风柳汽
在这份声明中,东风柳汽毫不留情地指出某汽车品牌存在两大侵权行为。
其一,非法发布侵权视频。理想汽车在2025年7月29日发布与乘龙卡车正面碰撞视频的行为,被东风柳汽认定已构成严重侵权,并且超过了正常商业竞争的范畴。
这一行为严重误导和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对东风柳汽的品牌及商业名誉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及《民法典》等相关法律。
其二,某汽车品牌使用特定场景测试,与实际场景运营存在严重差异。截至声明发布时,东风柳汽了解到的情况是,理想汽车未公开测试车辆状况,比如双方车辆是否改装、减配、卡扣是否固定、车辆是否过检等关键信息;也未公开场景环境,像测试场地状况、车速、驾驶状态等。
理想汽车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特定设计非常规测试场景,发布了与公众认知的正常碰撞结果偏差较大的碰撞视频。
这样做不仅贬低了东风柳汽的品牌形象,还容易对广大车主造成误导,甚至形成安全隐患。
![]()
理想高调测试,
泼天的流量来了!
理想汽车进行这场碰撞测试,究竟是为了展示自身实力,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噱头?
碰撞测试,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舞台”。通过展示车辆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能,能够直观地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对于注重家庭出行安全的消费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
▲ 图源:小红书
理想汽车在发布会上强调,理想i8开发阶段按照满足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24版规程五星标准,以及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23版规程G+G+G+A标准开发,并且涵盖100项测试工况,其中就包括钻卡、卡车夹击等极限场景。
这些高标准的测试要求,似乎在向消费者宣告:理想i8是一款经过严苛考验的安全座驾。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过于“高调”的测试方式,也难免让人怀疑其背后的营销意图。
理想汽车的碰撞测试视频一经发布,便陷入了争议的漩涡。首先,在车辆信息方面,东风柳汽质疑理想汽车未公开测试车辆状况。
在场景设定上,视频也存在诸多疑点。东风柳汽指出,理想汽车未公开场景环境,像测试场地状况、车速、驾驶状态等。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特定设计非常规测试场景,发布与公众认知的正常碰撞结果偏差较大的碰撞视频。
从结果呈现来看,理想汽车在发布会上重点展示了理想i8在碰撞后的良好状态。然而,对于重卡的受损情况以及碰撞过程中的具体数据,却披露甚少。
这种片面的结果呈现方式,难免让人觉得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
面对东风柳汽的质疑和外界的争议,理想汽车迅速做出了回应。
理想汽车表示,理想i8和卡车撞击的超级实验,是基于用户真实交通会车场景的模拟,全权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认证,试验场地、测试设备以及市场端随机购买的测试卡车均由检测机构提供,理想汽车没有任何指定。
从回应内容来看,理想汽车强调了测试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试图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权威性来打消外界的疑虑。
理想汽车高管喊话:“相信权威机构的专业,要不来复测一把?”
![]()
▲ 图源:微博
这种自信满满的回应态度,一方面展现了理想汽车对自身产品的信心,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其在这场争议中的强硬姿态。
不过,对于消费者和公众来说,更希望看到的是双方能够通过理性的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陷入一场无休止的口水战。
![]()
竞争激烈!
车企使出浑身解数!
当前,国内汽车产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从品牌数量来看,既有比亚迪、吉利、长安等传统自主品牌,在新能源与燃油车领域双线作战;又有特斯拉、宝马、丰田等外资品牌,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品牌影响力分一杯羹;还有理想、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以创新的理念和技术冲击着传统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市场上活跃的汽车品牌多达上百个,各品牌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使出浑身解数。
销量分布也充分体现了竞争的激烈程度。2025年1-5月,国内汽车累计销量为1274.8万辆,同比增长10.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
价格战也是汽车产业竞争激烈的一个重要体现。为了吸引消费者,各车企纷纷在价格上做文章。一些车企通过降低车型配置、推出低价车型等方式,来降低售价;
还有一些车企则直接进行降价促销,甚至不惜亏本销售。
在技术竞赛方面,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变革期,新能源、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技术成为车企竞争的关键领域。
![]()
▲ 图源:AI制图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一些车企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贬损同业、恶意攀比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破坏了行业生态。
还有车企利用黑公关手段,对比亚迪等品牌进行贬低、拉踩和恶意诋毁。在网络迅速发展的阶段,舆论对于车企的影响力巨大,甚至会影响车型的销量。
碰撞测试作为展示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本身并无过错,但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底线,保护各方权益。
在进行碰撞测试时,车企应该确保测试的科学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公开测试车辆状况、场景环境等关键信息,让消费者能够真实了解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车企还应该尊重测试对象的权益,避免对其他品牌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如果因碰撞测试引发侵权纠纷,不仅会损害企业自身的形象和声誉,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
总 结
理想汽车与东风柳汽之间的这场碰撞测试争议映照出当前汽车行业在产品质量、商业竞争和流量追逐方面存在的问题。
产品质量是汽车企业的生命线,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
车企应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和质量提升上,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产工艺、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方式,不断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可靠性和舒适性。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流量固然重要,但它绝不能成为车企追求的唯一目标。车企应理性看待流量,避免被流量所绑架。
要明白,真正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一时的热点和话题。
参考消息
每日经济新闻:《东风柳汽发布关于某品牌使用碰撞视频侵权的声明》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全文完,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为了不失联,请关注下面的备用号,有些精彩内容会发在这个号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