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那个平凡的秋日,郑州某大学的中医教师郭老师在例行体检中发现了左肺占位。这个意外的发现,开启了她长达12年跌宕起伏的抗癌征程。从讲台到诊室,从郑州到北京,从化疗到中药,这位中医教师的抗癌故事,诠释了生命最顽强的力量。
那年秋天,忙碌的郭老师将体检报告上的"左肺占位"暂时搁置一旁。直到学期结束,她才抽出时间前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2014年1月4日,冰冷的病理报告给出了残酷的诊断:左肺腺癌。
![]()
"先化疗。"医生的治疗方案简单直接。然而,仅仅两个周期,剧烈的副作用就让治疗难以为继——肝功能严重异常、持续呕吐...化疗被迫中止。同年3月,郭老师北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术后又艰难完成了4个周期的化疗。
就在西医治疗告一段落时,命运的转折悄然而至。一次同事聚餐中,辅导员王老师提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老中医。"我们学校的王老师推荐我来的..."2015年10月16日,带着同事的信任和一丝希望,郭老师在丈夫陪伴下走进了袁老的诊室。
![]()
当时的郭老师饱受病痛折磨:"动不动就咳嗽,胸口发闷,觉也睡不踏实..."袁老望闻问切后开出的中药方,在一周后就显现了效果。2015年10月22日复诊时,郭老师的咳嗽已减轻,睡眠也安稳了些。更令人欣喜的是,到11月3日,她的胸闷和咳嗽症状完全消失。
中药调理让郭老师的病情稳定了多年。直到2021年10月,因疫情封校,她不得不中断治疗。然而,与袁老的联系从未间断。这期间,她尝试了"卡瑞利珠单抗"维持治疗,参加了靶向药临床试验,但2023年4月病情复发,2025年初又出现严重腿疼和脑转移。
面对新的挑战,郭老师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袁希福老中医。2025年6月26日,当她的身影再次出现在袁老的诊室时,这位12年的"老相识"一眼就认出了她。"袁院长,当年跟我差不多时候得病的人...都没能撑过来,就剩我自己了..."郭老师的话语中,既有沧桑,更有感激。
从2013年体检异常到2025年面对新的挑战,郭老师用12年的时间诠释了生命的韧性。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抗争史,更是对现代医学与中医智慧结合的生动诠释。
![]()
这位中医教师的抗癌长征仍在继续,她的故事也提醒我们:在生命的长河中,希望永远存在,关键在于坚持和选择。正如郭老师所说:"每一次选择,都是生命在困局中寻找的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