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柬泰大打出手。这场东盟十年来最严重的军事冲突,已经到了泰国方面向十几万人下达疏散通知的地步。硝烟背后,一场交织殖民遗产、资源争夺与大国博弈的百年困局再度浮出水面。双方的深仇大恨究竟从何而来?
先来说矛盾根源。泰柬边境争端的脉络,深植于二十世纪初法国殖民者的地图游戏。1904年法国与暹罗,也就是现在的泰国,签署条约,将柏威夏寺划归暹罗。三年后法国却单方面修改边界图,将该寺纳入法属柬埔寨版图。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虽将寺庙主权判给柬埔寨,但周边4.6平方公里土地归属仍成悬案,形成“主权在我,实控在你”的畸形局面。
到2008年,柏威夏寺申遗成功,彻底激发泰国民族主义情绪,此后双方围绕该地区爆发十余次武装冲突。这很难不让人怀疑,是故意搞事。2025年6月,柬埔寨再向国际法院主张三处古寺及“翡翠三角区”主权,遭泰国强硬拒绝管辖,司法路径彻底堵塞。
争议地区的战略价值不仅在于文化象征,更关乎数千亿美元稀土矿藏的经济命脉。这些支撑新能源汽车与高科技产业的战略资源,引发两国勘探许可与开采权的激烈博弈。军事层面,泰国凭借压倒性优势——军费预算为柬埔寨10倍以上,53架F-16战机完全掌控制空权——发动越境空袭。柬埔寨则以非对称战术应对:依托扁担山脉悬崖构筑地下坑道网化解空袭威胁,使用从中国购买的卫星制导火箭炮,精准打击泰国纵深目标,甚至击中四色菊府加油站造成平民伤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