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渐渐品出,父亲那边的兄弟与母亲那边的兄弟,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这差异不在血缘亲疏,而在岁月里沉淀出的温度与担当。
叔叔们是家族的承重墙。小时候家里盖房,他们揣着工具包就来了:大伯蹲在地基上跟父亲争钢筋型号,二伯光膀子和泥,小叔爬脚手架递砖,汗珠子砸地溅起尘土,嘴里还骂水泥不够好。
他们不会说漂亮话,却在父亲生意失败那年,默默把皱巴巴的钞票摞在桌上,只一句"自家兄弟,别废话"。这份情谊带着粗粝的棱角,是血脉里刻下的筋骨,平日不显山露水,逢着大事总顶在前面。
舅舅们则是母亲的铠甲。回外婆家,三舅总备着我爱吃的芒果干,二舅拉着我讲学校趣事,大舅最沉默,临走却往我书包塞红包,叮嘱"别让你妈知道"。
母亲病重那年,舅舅们天天守在医院:有的拎着熬好的鱼汤,有的蹲走廊给医生打电话托关系,三舅甚至红着眼对父亲说:"我姐要是有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
他们的疼惜裹着小心翼翼的柔软,像伞一样撑着外嫁女儿的天空,怕打扰我们的生活,却又总在需要时准时出现。
去年爷爷八十大寿,两拨人的差异更分明:叔叔们围着蛋糕插蜡烛,吵吵嚷嚷差点掀翻桌子;舅舅们却在厨房帮母亲洗菜,三舅翻出手机里母亲年轻时的照片,笑着说往事。
那一刻突然懂了——叔叔连着父系的根脉,是同姓枝蔓扎进土壤的深度;舅舅撑着母系的晴空,是娘家人为出嫁女儿撑起的庇护。左手筋骨,右手温度,两种兄弟如同日月交替,在岁月里默默托起我们脚下的安稳天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