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8岁才看懂:亲戚说一家人要帮助借钱积极还钱推诿,我摸清规律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58岁的钟文庆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牛皮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十几笔借款。每一笔都有日期,每一笔都有金额,每一笔都有借条。

"老钟,又在看那个本子?"妻子徐淑华端着茶水走进来,脸上带着无奈的苦笑。

钟文庆抬起头,眼中满是困惑和委屈。当年那些信誓旦旦说要还钱的亲戚,如今一个个都成了"失忆症患者"。

他翻到最后一页,那里写着一个醒目的数字:28万。这是这些年借出去但还没收回来的钱。

当他看着这个数字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01

钟文庆今年58岁,是市里一家国企的退休技术员。在厂里干了三十五年,人缘极好,同事们都说他是个老实人,心眼实,从不跟人计较。

"老钟啊,你就是太善良了。"这是同事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钟文庆的妻子徐淑华是小学退休教师,两人的退休金加起来每月有八千多。独生子钟明远在省城工作,年薪二十多万,小日子过得不错。夫妻俩生活简朴,平时除了买菜做饭,最大的开销就是每月给儿子寄点特产。

多年的节俭生活让他们攒下了三十万的积蓄,这在他们那个小圈子里算是比较富裕的。

三年前的一个冬日,钟文庆正在家里看电视,门铃突然响了。开门一看,是堂弟钟文军,满脸愁容,眼圈还有些红。

"哥,我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来求你了。"钟文军一进门就跪了下来。

钟文庆吓了一跳,赶紧把弟弟扶起来:"文军,你这是干啥?有什么事慢慢说。"

钟文军抹了抹眼泪:"哥,我买房子的事你知道吧?本来都谈好了,可临时银行贷款出了点问题,还差五万块钱。明天就要交尾款了,如果交不上,定金就打水漂了,那可是十万块啊!"

"我和嫂子跑遍了所有朋友,都借不到钱。哥,我就这一个亲哥哥,你不帮我,我真的没办法了。"说着,钟文军又要跪下。

徐淑华在旁边听着,心软了:"老钟,文军从小没了父母,咱们确实应该帮帮他。"

钟文庆看着弟弟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五万块钱...这个数不小啊。"

"哥,我保证,最多一年,一年之内一定还清!我现在工资每月四千多,除了生活费,其他的全部还你。"钟文军拍着胸脯保证。

"而且哥,咱们是亲兄弟,我怎么可能骗你?这房子买了,我每月还房贷,生活压力大,但再大我也要先还你的钱。"

钟文庆和妻子商量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第二天,他就把五万块钱转给了钟文军。

钟文军当时激动得直掉眼泪:"哥,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这个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为了表示诚意,钟文军还专门写了借条,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借款五万元,一年内还清,每月还款不少于五千元。

02

钟文军的房子买成功了,全家人都很高兴。钟文庆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心里也挺满足的。

可没想到,这件事很快就在亲戚圈里传开了。

半年后,侄子钟志强找上门来了。钟志强是钟文庆大哥的儿子,今年28岁,正准备结婚。

"叔,我知道您是个心善的人,文军叔的事大家都听说了。"钟志强坐在沙发上,神情有些不好意思。

"我这不是要结婚了嘛,女方家要三万块彩礼。我和我爸妈商量了,家里只能拿出一万,还差两万。"

钟志强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叔,我真的没办法了。婚期都了,酒店也订了,如果因为彩礼的事吹了,我这辈子就完了。"

徐淑华看着侄子的样子,心里又软了:"这孩子从小就懂事,现在要结婚了,咱们做长辈的确实应该帮一把。"

"叔,您放心,我在厂里上班,每月工资三千五,我和我媳妇商量了,结婚后我们俩一起还钱,每月还一千,两年多一点就还清了。"钟志强认真地说道。

"而且叔,咱们是一家人啊,我从小您就疼我,您看着我长大的。您不帮我,我还能指望谁?"

钟文庆想了想,三万块钱虽然不少,但看着侄子这样,心里也过意不去:"行,叔叔帮你。"

钟志强当场就给钟文庆跪下了:"叔叔,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发誓,一定按时还钱,绝对不让您失望!"

又过了几个月,外甥吴建国也来了。吴建国是徐淑华妹妹的儿子,在外地做生意。

"姨夫,您知道的,我这几年一直在做服装生意,本来做得挺好的。"吴建国一边说一边叹气。

"可这次有个大客户,要一批货,利润很可观,但是需要八万块的周转资金。我现在手头紧,银行贷款又审批慢,错过了这个机会就太可惜了。"

"姨夫,您和姨妈对我这么好,我从小就把这当自己家。现在我遇到困难了,除了您,我真的不知道该找谁。"

吴建国说得很诚恳:"这八万块,我保证半年内还清。这单生意做成了,我能赚十几万,到时候连本带利一起还您。"

徐淑华听了心动了:"老钟,建国这孩子做生意有头脑,这些年确实挣了不少钱,应该没问题。"

钟文庆有些犹豫:"八万可不是小数目啊..."

"姨夫,我知道这个数目不小,但我保证,我用我的人格担保,半年内一定还清!"吴建国拍着胸脯说道。

最后,钟文庆还是同意了。

还没到年底,表妹梁慧芳也来了,说女儿要出国留学,差四万块学费。

"表哥,你从小就照顾我,现在我女儿有这个机会出国深造,我们做父母的砸锅卖铁也要供。可实在是差这四万块,你就当是投资我女儿的未来,她将来有出息了,绝对不会忘记你的恩情。"

梁慧芳说着就哭了:"表哥,除了你,我们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就这样,一年多的时间里,钟文庆陆续借出去了二十万。每个人都写了借条,每个人都信誓旦旦地保证按时还钱。



03

然而,还钱的时候到了,情况完全变了样。

第一个要还钱的是钟文军。按照约定,一年期满应该还清五万块钱。钟文庆提前一个月就提醒了他。

"哥,你放心,我记着呢,到时候一分不少地还给你。"电话里钟文军说得很肯定。

可到了约定的日子,钟文军却打来电话:"哥,实在不好意思,我这边出了点状况..."

"什么状况?"钟文庆问道。

"是这样的,我老婆前段时间检查出来有妇科病,需要做手术,花了不少钱。而且我们单位最近效益不好,我的奖金都没了,工资也降了。"

钟文军在电话里叹着气:"哥,你看能不能再宽限几个月?我现在真的是有心无力。"

钟文庆皱了皱眉:"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还?"

"这样吧哥,你也知道我的为人,我肯定不会赖账的。但现在确实困难,你再给我半年时间,我一定想办法还上。"

半年后,钟文军又找借口了:"哥,我孩子要上幼儿园了,需要交赞助费..."

到了钟志强还钱的时候,情况更让人意外。

"叔,我记得我当时借的是两万吧?怎么成三万了?"钟志强在电话里一脸茫然。

钟文庆都气笑了:"志强,你当时亲口说的三万彩礼钱,借条都在我这儿呢。"

"借条?叔,我结婚那阵子太忙了,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要不这样,咱们重新商量一下,我先还一万,剩下的慢慢来?"

钟文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还是那个跪着求自己帮忙的侄子吗?

更过分的是吴建国,半年期限到了,电话直接打不通了。微信也不回,人间蒸发了一样。

钟文庆托人打听,才知道吴建国换了手机号码,而且搬了家。

梁慧芳的反应最让人寒心。当钟文庆提到还钱的事时,她竟然理直气壮地说:

"表哥,你这么有钱,还在乎这点吗?再说了,我女儿现在在国外读书,将来回国了能赚大钱,你就当是投资了。"

"而且我们从小关系这么好,你不会为了这点钱伤了咱们的感情吧?"

钟文庆听了这话,心里像被刀割一样难受。

04

晚上,钟文庆坐在书房里,翻着那个记账的本子,心情越来越沉重。

"老钟,你别想太多了,钱的事慢慢来,总会还的。"徐淑华端着茶水进来,安慰着丈夫。

"淑华,我现在严重怀疑,这些人是不是一开始就没打算还钱。"钟文庆放下本子,揉着太阳穴。

"你看文军,说老婆生病,可我前几天遇到他们小区的邻居,人家说文军老婆身体好得很,前段时间还和一帮朋友去旅游了。"

徐淑华也有些疑惑:"那志强呢?"

"志强更过分,居然说忘了借了多少钱。这种事能忘吗?再说了,借条上写得清清楚楚。"钟文庆越说越愤怒。

"还有建国,明明说半年还钱,结果人都联系不上了。慧芳更是直接翻脸不认人。"

徐淑华沉默了一会儿:"老钟,要不咱们主动去了解一下情况?看看他们到底是真的没钱,还是..."

钟文庆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明天我就去看看,先从文军开始。"

第二天一早,钟文庆就出了门。他决定先去钟文军的小区转转,看看情况。

钟文军住在城南的一个新小区,房价不便宜。钟文庆到了小区门口,想着要不要直接上楼,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钟文军!他正从小区里走出来,穿着一身名牌运动服,脚上是新买的运动鞋,整个人看起来神采奕奕,哪有半点经济困难的样子。

更让钟文庆吃惊的是,钟文军走向了停车场,上了一辆崭新的轿车。

钟文庆赶紧躲到一边,看着钟文军开车离开。那辆车看起来很新,至少值十几万。

"不是说没钱还债吗?怎么还买得起新车?"钟文庆心里的疑惑越来越大。

下午,钟文庆又去了钟志强工作的工厂附近。下班时间,他远远地看到钟志强和同事们有说有笑地走出来。

钟志强看起来心情很好,还和同事约着晚上去吃烧烤。

"志强现在的日子过得不错啊,不像是还不起钱的样子。"钟文庆心里暗暗想着。

更巧的是,第二天钟文庆去银行办事,居然遇到了吴建国。

吴建国正在VIP窗口办理业务,从包里拿出了厚厚一叠现金。钟文庆仔细看了看,至少有好几万。

"这小子不是说没钱吗?怎么手头这么宽裕?"钟文庆越想越不对劲。

回到家后,钟文庆把这些发现告诉了徐淑华:"我觉得这些人根本就不是没钱,而是不想还钱!"

徐淑华也开始怀疑了:"那慧芳呢?你有没有了解她的情况?"

"我托朋友打听了,慧芳最近经常出入高档美容院,消费不菲。她女儿的学费也早就交齐了,根本不缺钱。"

夫妻俩越聊越愤怒,钟文庆决定要好好调查一下这件事。

接下来的几天,钟文庆开始有意无意地收集这些亲戚的信息。他发现了更多让人气愤的事实。

钟文军不仅买了新车,还把家里重新装修了一遍,花费不少。

钟志强结婚后,小日子过得很滋润,经常和朋友聚餐娱乐。

吴建国的生意越做越大,最近又谈了几个大客户。

梁慧芳更是过着小资生活,经常和朋友们聚会购物。

"这些人的生活都过得不错,为什么就是不还钱呢?"钟文庆百思不得其解。

他决定更深入地了解情况,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周末的时候,钟文庆假装散步,经过了钟文军家的小区。他想看看还能发现什么。

在小区的咖啡厅里,钟文庆意外地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其中一个声音很熟悉,仔细一听,竟然是钟志强!

"你说文军叔那个做法确实高明,借了钱就是不还,反正钟叔那个人心软,不会真的翻脸。"

"是啊,我也学他的,先说忘了借多少,然后慢慢耗着。反正时间拖得越长,他们越不好意思催。"

钟文庆听到这里,心里一阵发凉。原来这些人早就串通好了!

晚上回到家,钟文庆把白天听到的对话告诉了徐淑华。夫妻俩都感到无比愤怒和失望。

"这些人太过分了!"徐淑华气得直发抖。



钟文庆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决定要彻底搞清楚这件事的真相。

他回到书房,把这几年所有的借条都拿出来,按照时间顺序仔细排列在桌子上。

第一张:钟文军,三年前12月,借款5万,理由买房差钱。

第二张:钟志强,两年半前6月,借款3万,理由结婚彩礼。

第三张:吴建国,两年前9月,借款8万,理由生意周转。

第四张:梁慧芳,一年半前3月,借款4万,理由女儿留学。

钟文庆仔细看着这些借条,又把每个人的借钱理由、承诺的还款时间、实际的推诿借口都一一写在纸上。

他的手越写越慢,眼神也越来越专注。

突然,钟文庆停下了笔,死死地盯着桌上的这些资料。

他的脸色开始发白,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当某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时,整个人瞬间石化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