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吭吭…… 咳咳……”8 岁的小豪坐在教室里,喉咙里不断发出奇怪的声音,双手还时不时快速抽搐一下。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身上,让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抽动秽语综合征像一朵乌云,笼罩着他的童年,直到武汉广爱心理的干预团队带来阳光,才让他重新找回了无忧无虑的时光。
小豪的症状始于 6 岁。起初只是偶尔眨眼睛,父母以为是 “坏习惯”,没太在意。可没过多久,他开始频繁耸肩、清嗓子,甚至在课堂上突然发出尖叫,老师多次反映后,父母才带他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
此后的两年里,小豪的症状时好时坏。紧张时,抽搐和发声会变得更频繁;被批评时,他会控制不住地做出怪动作,越是想忍,反而越严重。渐渐地,他变得自卑、敏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放学就躲在家里,成绩也一落千丈。父母带着他试过药物治疗,但副作用让他精神萎靡,只好停药。
经儿科医生推荐,小豪一家来到了武汉广爱心理。初见时,小豪低着头,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每隔几秒就会用力眨一次眼,喉咙里发出 “嗯嗯” 的声音。他的母亲红着眼圈说:“孩子总问‘我是不是不正常’,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武汉广爱心理的专家团队对小豪进行了全面评估,结合他的症状表现、发作频率和心理状态,确诊为中度抽动秽语综合征,伴有社交焦虑。专家分析,小豪的症状与遗传因素、神经发育以及心理压力密切相关 —— 父母对他的高期待、同学的嘲笑,都加剧了他的紧张情绪,形成 “压力 - 抽动 - 更压力” 的恶性循环。
针对小豪的情况,团队制定了 “行为干预 + 心理疏导 + 家庭支持” 的综合方案,核心是 “减少关注、缓解压力、建立自信”。
行为干预采用 “习惯逆转训练”,这是治疗抽动障碍的有效方法。干预师先让小豪识别自己的 “抽动前兆”—— 比如眨眼前会感到眼部发痒,清嗓子前会喉咙发紧。然后教他用 “替代行为” 对抗抽动:眼部发痒时,轻轻闭上眼睛 3 秒再睁开;喉咙发紧时,做一次深呼吸。
起初,小豪很难掌握替代行为,常常抽动已经发生了才想起要做。干预师没有着急,而是用动画片里的 “超级英雄变身” 打比方:“抽动来之前,就像怪兽要出现,你做替代行为,就是变身打跑怪兽呀。” 这个比喻让小豪产生了兴趣,开始主动练习。两周后,他能在 70% 的情况下用替代行为缓解抽动。
心理疏导帮助小豪走出自卑的阴影。干预师通过沙盘游戏、绘画等方式,让他表达内心的感受。小豪画了一幅 “被圈圈住的小人”,说:“这是我,大家都看着我笑。” 干预师引导他明白:“抽动就像感冒会咳嗽一样,是身体的一种反应,不是你的错。” 同时,安排他参加 “勇气小组” 活动,和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孩子一起玩游戏、分享故事,让他知道 “自己不是孤单一人”。
当小豪第一次在小组里主动说 “我会眨眼睛,但我跑步很快” 时,干预师带头为他鼓掌。渐渐地,他开始敢于展示自己的优点 —— 折纸、拼图,这些他擅长的事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
家庭支持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专家团队对小豪的父母进行了系统培训,核心是 “三不原则”:不批评抽动行为、不刻意提醒、不过度关注。父母学会了用 “忽视法” 应对抽动 —— 当小豪清嗓子时,假装没听见;当他控制住抽动时,及时表扬 “刚才你做得很好”。同时,减少对他的成绩要求,增加亲子游戏时间,帮他释放压力。
母亲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总盯着他的抽动,越说他越严重。现在我们一起踢足球、搭积木,他笑得越来越多,抽动反而少了。”
治疗过程中,小豪也曾因一次期末考试而症状加重。干预师发现,是父母 “考不好就不能参加夏令营” 的承诺让他过度紧张。团队立刻调整方案,增加了 “考前放松训练”—— 教他用 “5-4-3-2-1 感官着陆法” 缓解焦虑:说出 5 个看到的物体、4 种听到的声音…… 通过调动感官,让他锚定当下,减少紧张。
经过半年的干预,小豪的抽动频率减少了 60%,即使偶尔发作,他也能平静应对。更重要的是,他重新变得开朗起来,主动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还在跳绳比赛中拿了第三名。当同学问他 “你以前总眨眼,现在好了吗”,他能笑着说:“有时候还会,但我不怕了。”
如今的小豪,已经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上学、交朋友。他的母亲说:“武汉广爱让我们明白,孩子的快乐比‘不抽动’更重要。现在他敢笑、敢跑、敢表达,这就是最好的治疗效果。”
武汉广爱心理始终用科学与温情陪伴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成长。他们深知,这些孩子的 “怪动作” 背后是难以言说的痛苦,而接纳、理解与正确的干预,能帮他们拨开阴霾,让阳光重新照进童年。越来越多像小豪这样的孩子,正在这里找回属于自己的快乐与自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