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3低了!满屏金句,女人上桌!这国综封神!

0
分享至



一个女人,走进一家家政服务公司,想找份工作。

不一会儿,气呼呼地走了出来。

原来,她想当月嫂,人家不要,嫌她年纪大。

“现在只要上了50岁,就不让做月嫂了,跟程序员35岁就不行了是一个道理。”





这个被提前优化的家政工,名叫范雨素。

这个名字,你也许并不陌生。

2017年的一天,一篇名为《我是范雨素》的公众号文章,刷爆了我的朋友圈,一天就破了400万阅读量。

这个来自湖北襄阳的女人,一夜之间成了互联网顶流。



文章里,她写: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她写她的原生家庭:

大姐是个智障,21岁时病死;小姐姐得了小儿麻痹症;大哥是个乡村文艺青年,活成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废人;小哥哥很聪明,40岁那年迷上赌博,欠下一屁股债,村官被撤…

而她自己,12岁时跑到海南岛,流浪了三个月,20岁来到北京,当育儿嫂,同时坚持文学写作…

她写自己的婚姻:结婚六年,两个女儿,丈夫酗酒家暴;





写雇主是胡润富豪排行榜上的土豪,家庭生活奢华而糜烂…

写农村的母亲被掠夺了土地,被迫接受不合理的赔偿,维权无果。

一个农村文艺妇女的苦难人生,被浓缩到短短几千字,打动了无数陌生人。

八年过去了,范雨素怎么样了?



2017年,大家都说,范雨素是个名人了,但她纳闷:走在大街上,也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呀。

她半开玩笑说:怎么那些演员明星一到机场,就有人认出来,他们还戴着口罩呢,他们是不是雇了人拍的?



业内倒是有不少人知道她。

刚出名那会儿,有出版社提着20万现金,来找她写非虚构,她没答应。

出版社懂市场,但范雨素更想忠于自己的写作初心。

她用了几年时间,写了一部长篇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久别重逢》,把自己和家族的故事,都写进了书里。



她说:现实中我一直是保姆、保洁,但是小说里,我是上帝,可以掌控书中每个人的命运。

为了能够自由地写作,范雨素上午做临时工,下午读书写作,日子比全职做育儿嫂时还要窘迫些。



有时候,你为她可惜,成名和写作好像没能改善她的物质生活,她依然要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来自雇主的歧视。

有一次,她离开雇主家,对方非要检查她的行李箱,看到箱子里有几本书,就怀疑是偷他们家的。

范雨素至今愤愤不平:她自己不看书,觉得世界上每个人都不看书。



但有时候,你又觉得,多亏有文学和写作,让她对世界和人生,有着一份不一样的通透和阔达。





她回忆起离婚的那几年,独自带着两个女儿在北京打工,她做育儿嫂,照看别人的孩子,大女儿留在五环外的皮村,在出租屋里照看妹妹。

那个时候,她常常半夜醒来,感到恐惧,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总担心把自己孩子饿死了。

写作,成了她生活的慰藉。

她写:为了养活你,我做了城里人的保姆,我孩子成了有妈的孤儿。白天,我假装幸福快乐地抱着别人的孩子,只有无人看见的夜晚,我才悄悄地哭泣。



在至暗时刻,阅读也给了她支撑下去的勇气。她说,要是没有大量的阅读,她没有勇气做单亲妈妈。

那些年,她从旧书摊、废品收购站里,淘了一千多斤旧书,搬回出租屋,自己看,也给女儿读。

有些书塑封都没拆,她看了很心痛:你看一本书,没有被好好看过,就好像一个人没有好好活过一遍。



范雨素特别喜欢《你一生的故事》,也就是电影《降临》的原著小说。

她说:文字是有神性的,我们能破译文字,读懂文字,差不多就相当于能主动掌控自己的命运。我知道自己一生都过得不好,但我依然要面对自己的命运呀,生命就是要努力向上生长的呀。







国产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悄悄更新了第三季。

第一季豆瓣9.0分,第二季9.3分,这一季还未出分,但乌鸦刷完可以负责地告诉大家,它依然保持了高水准。

这一季和以往一样,每一集聚焦不同的主题,比如写作、翻译,比如盲文图书的校对和出版,给植物、古建筑画说明书…

说实话,这年头还有多少人阅读啊…

而即便是热爱读书的人,也还是会觉得,纪录片里呈现的这些故事,有些小众,甚至有些奢侈…

真的有人愿意耐心看完这些故事吗?

但正如有网友评论:感觉这个世界太浮躁了,大家都在说挣钱,都在聊经济,然后你一下子看到还有这样的群体,还有这样的人在做热爱的事情,那么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太感动了。

如果你也正在寻找内心的平静,需要一处治愈的港湾,那这部纪录片再适合不过了。



而这些故事中,让我印象最深,最打动我的,是女性的书写。

比如,意大利语教授陈英,《我的天才女友》的译者,提到一个概念:词语争夺。

她意识到,翻译中有一个普遍问题:某些女性形象在作者的意图上没有出现,但是得到了男性译者的一个色欲凝视。



她随手就能举出例子:原文是“裙摆”,就被看成了“胸”,还被翻译成了“酥胸”。其实原作者避免具象地写女性的身体,更没有色欲色彩。

陈英教授认为,这就是一种女性语言的被殖民,需要被纠正。

女性应该有自己的叙事,但现在有很多词变得逐渐污蔑女性。

比如“绿茶”“媛”变成了羞辱,这些词语先被占有,再被污蔑,导致女性的表达空间越来越小。





就说表达女性友谊,我们得用“女性朋友”四个字,“女友”似乎特指情侣关系,“闺蜜”则已经被污名化为心机、攀比、抢男人的负面意思…

在《我的天才女友》走红之后,“女友”一词在女性读者中流传,似乎获得了某种语意的回归,这让陈英特别欣慰。

而她在翻译“那不勒斯四部曲”时,意识到原作者的语言硬朗,语气坚定,她也会有意识地选择相应的中文词汇。

她说:我觉得很多女孩子应该听到这种声音,她不比什么人差,她是可以拥有很多力量的。



再比如,女作家林白,早在90年代就书写女性的成长和婚恋,写爱与性之间女性处境的困顿,曾经被遮蔽的羞耻与痛苦。



她毫不避讳地描写女性的身体感受、生理体验,如性欲、生育…

她写女性流产,如今被声讨为女性当代刑具的鸭嘴钳,她在28年前就意识到这不可言说的暴力…



但在那个年代,这些文字因为太过于先锋大胆,备受争议。

她没有退缩,依然一本又一本地写,写自己的故事,也走进更多的女性,替她们发声。



她写下岗女工、单身母亲在都市中的艰难求生…

也让湖北农村妇女用方言讲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她听母亲的同事,一群女医生,讲多年前的深夜山村出诊,半路病人断气,尸体被掀下山去,妇产科一天收病人一百多,三天三夜不能回家…

她这时才知道,自己满月时,母亲曾背着她,骑车参加“大炼钢铁”…

她写下文学之于女性的意义:其实,无论女性生活的变与不变,那些生命中的焦虑、惶惑、疼痛、碎裂等等,都还是需要文学的吧,而文学也是需要她们的。





我看到这些女性与文字之间的互相成全。

她们把整个身心交出去,用血肉书写动人的篇章,文字则给了她们一个表达的出口,给她们精神的慰藉,也让她们拥有了跳出自我局限,关照人生的角度。

正如范雨素说的:如果没有文学,我就在老家的那一个村子里,完成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一眼看到头地就那么过了…



正如林白,她有社交障碍,有焦虑型人格,她大半生都在寻找避难所,最后她发现,那个避难所,是写作,是一直写作的自己。

书写,让她们的人生更开阔、敞亮。

导演曾经问范雨素:现在的你,会对二十岁即将结婚的范雨素说些什么?

我们都以为,她会劝当年的自己,不要恋爱脑…

可她说: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没什么可怕的。生命是向上生长的,当生命的枝桠遇到了腐枝烂叶,就一刀砍断,继续向上生长吧!

在她看来,生命就是一场体验,无论好坏,永远怀抱热情,勇字当头,人总有办法活下去。





这些年,我们在国产影视剧里,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所谓“大女主叙事”,都是要远离男人,不恋爱脑,要和原生家庭切割…

但那样的狠女人,在现实中不多,更多的是这些平凡的,看起来不够先进的女性,但也正是这些女性,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

真正的女性主义,不是比谁更厉害更先进,而是从不同的女性处境中,看见彼此、理解彼此、包容彼此。

《但是还有书籍》中,提到了马来西亚用中文写作的女作家黎紫书。

她的小说《流俗地》这几年在中国内地走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书中的很多人物是女性,是黎紫书通过女性的视角,书写她身边女性的故事。



黎紫书的母亲,年轻时不惜和家人闹翻,嫁给一个已经有家事的男人,成了那个人的二房,生了四个女儿。

童年的黎紫书,生活得并不好,父亲好赌,总是欠债,母亲没有办法,经常拿孩子出气。



黎紫书觉得母亲很没用,不会解决问题,逃不出那个困境。她暗暗下决心:我不要像我妈那样子,她不行的地方我都要行。

她努力拼搏,做过老师、鞋店销售、茶房洗碗工,后来成为记者,又辞职当了作家,在世界各地旅居,走上了和母亲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但当她人到中年,回到家乡怡保,开始书写家乡的故事,一些关于母亲的记忆重新涌上来。

那是她过去一直忽略掉的,或者是她不愿想起的回忆。

她想起来母亲在家里很穷的时候,不仅照顾四个孩子,还当过很多孩子的保姆。

母亲这么一个胆小的人,还曾经飞到台湾去打了两年黑工。



黎紫书曾经想,母亲就是遇到了一个渣男,不肯放手。

但在想起这些过往后,她忽然明白:母亲人生中这么多个难关,每一个难关都可以是她一走了之的理由,但她都没走,她没有放弃的不是男人,而是她的孩子。



意识到这些,她和母亲和解了。她没有成为母亲的反面,而是从母亲和与她一样平凡的女人身上,看到了她们面对困境时,展现出来的光芒和力量。

她觉得,她们的人生重叠了。

她说:我从来没有成为这些女人以外的女人。以前我可能会很愤恨,可是今天的我觉得很光荣,自己也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陈光为何走极端?建国初毛主席曾对他做出8字评价,指出根本原因

陈光为何走极端?建国初毛主席曾对他做出8字评价,指出根本原因

诺言卿史录
2025-11-06 09:24:10
演技烂得像混子《沉默的荣耀》里混进关系户,于和伟都带不动

演技烂得像混子《沉默的荣耀》里混进关系户,于和伟都带不动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0-14 15:04:37
和亲家过了个年我才认清:即便你有300万,生儿子就是给别人养的

和亲家过了个年我才认清:即便你有300万,生儿子就是给别人养的

匹夫来搞笑
2025-11-07 15:11:05
日媒:再不出手,中国又要复制DVD套路,把芯片市场干成白菜价

日媒:再不出手,中国又要复制DVD套路,把芯片市场干成白菜价

百科密码
2025-11-06 17:43:48
新加坡的衰落始于大量印度人的引入。

新加坡的衰落始于大量印度人的引入。

百态人间
2025-11-04 05:00:03
被称“脓包”后,郑丽文任命新大将,向大陆摊牌,蔡正元表态亮了

被称“脓包”后,郑丽文任命新大将,向大陆摊牌,蔡正元表态亮了

泠泠说史
2025-11-06 17:20:37
油头粉面就别演警察!看廖凡的表现,才知道真警察是什么样

油头粉面就别演警察!看廖凡的表现,才知道真警察是什么样

嫹笔牂牂
2025-11-06 10:33:04
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

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28 22:00:23
精神小妹、小伙的真实生活:男女之事很放纵,精神物质生活极度匮乏。

精神小妹、小伙的真实生活:男女之事很放纵,精神物质生活极度匮乏。

人生飞机稿
2025-10-22 12:28:23
弯刀裤,优衣库的新镰刀

弯刀裤,优衣库的新镰刀

DT商业观察
2025-11-07 12:05:48
撕奖最大的受害者出现了,不是喊冤的白百何,而是不吭声的蒋奇明

撕奖最大的受害者出现了,不是喊冤的白百何,而是不吭声的蒋奇明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11-06 19:35:11
49年,陈毅到面馆吃饭,看到一老农后拍桌大怒:叫你们老板过来

49年,陈毅到面馆吃饭,看到一老农后拍桌大怒:叫你们老板过来

史之铭
2025-11-07 15:17:06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新任领导班子亮相,王生任党委书记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新任领导班子亮相,王生任党委书记

澎湃新闻
2025-11-07 14:38:28
四十万劳力士快递途中不翼而飞 警方已介入调查|封面头条

四十万劳力士快递途中不翼而飞 警方已介入调查|封面头条

封面新闻
2025-11-06 16:49:11
场均三双!本赛季的约基奇,到底有多强?

场均三双!本赛季的约基奇,到底有多强?

篮球实录
2025-11-07 11:44:45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福建舰航母官宣入列,入列授旗仪式现场视频来了!

福建舰航母官宣入列,入列授旗仪式现场视频来了!

政知新媒体
2025-11-07 13:35:05
2016年他们租养鸡场盗墓,2300万卖给香港人,望风的都分了70万

2016年他们租养鸡场盗墓,2300万卖给香港人,望风的都分了70万

收藏大视界
2025-11-03 20:44:38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来科点谱
2025-10-24 09:25:32
2025-11-07 16:35:00
听风听你 incentive-icons
听风听你
你笑起来,比风温柔。
8216文章数 18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白百何回应东京电影节争议

头条要闻

军事专家:福建舰将成为南海的"定海神针"

头条要闻

军事专家:福建舰将成为南海的"定海神针"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财经要闻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万万没想到!新加坡藏着这3类工作签证,90%职场人没听过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房产要闻

爆发!又一波世界级的投资,砸向海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