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率创45年新低,年轻人为何不愿结婚?电子协议或成新趋势。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仅610.6万对,结婚率跌至4.3‰,25-29岁人群占比超35%。这一数据背后,除了经济压力、观念变化等因素,婚姻中的法律风险也成为年轻人犹豫的重要原因。重庆一位女子婚后发现丈夫隐瞒了长达12年的艾滋病史,法院最终判决撤销婚姻。类似纠纷中,电子协议逐渐成为规避风险的新选择。
腾讯电子签数据显示,2024年婚前财产协议、健康告知书的线上签署量同比增长200%。据法律从业者透露,“过去这类文件需要双方到律师事务所当面签署,现在通过手机15秒就能完成,还能自动存证。”电子签的便捷性尤其吸引年轻群体——他们中67%的人表示“宁愿签协议也不愿将来扯皮”。
从婚姻到育儿:电子协议渗透生活场景
8月下旬起,全国育儿补贴申领全面开放,预计覆盖900万家庭。申请过程中,电子签名技术正在简化流程。深圳的一位二孩母亲表示,“以前要跑街道办交纸质材料,现在直接在小程序上签署承诺书,系统自动核验信息。”政府服务电子化趋势下,腾讯电子签等平台已与多地政务系统对接,处理效率提升70%。
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公共服务领域。在综艺节目中,向太提到“郭碧婷要管三个孩子”引发讨论时,有律师建议:“家庭成员间可通过电子协议明确育儿分工,避免纠纷。”虽然这类应用尚未普及,但电子协议的家庭场景使用量年增速已达40%。
小微企业的新选择:350元搞定全流程
上海跑一跑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发现,中小微企业对电子签的需求集中在劳务合同和商务协议。“很多创业者连打印机都没有,电子签帮他们省下了快递费和存储空间。”该公司推出的350元套餐,包含100份合同额度,已成为本地小微商户的热门选择。
根据《电子签名法》修订条款,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24年商务部更明确要求政府采购合同电子化。政策推动下,电子签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50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贡献超30%的增量。
行业报告显示,电子签在金融、物流等领域的渗透率已超50%,但在婚姻家庭、小微企业等场景仍处于爆发前夜。随着AI合同审查、区块链存证等技术的成熟,电子协议或许会成为像移动支付一样的基础设施——看不见,但无处不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