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仪征市生物多样性观测二期工程在铜山森林公园正式启动。这一工程以铜山森林生物多样性固定观测站为核心,将打造集观测、科研、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美丽仪征”建设再添强劲生态动力。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国家和地方关注的重点。仪征市此前已依据相关政策,初步构建起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但随着生态保护要求的提高,现有观测站在基础实验、野外观测等方面的短板逐渐显现,水生生物观测与科普功能也有待强化。
此次二期工程的启动,正是为了对照江苏省相关技术规范,弥补这些不足,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二期工程范围广泛且重点突出。以铜山森林公园为核心,工程将联动龙山森林公园、捺山地质公园等重要生态敏感区,进一步优化监测点位布局,力求建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
同时,工程特别注重公众参与,计划通过一系列特色宣教活动,提升全民保护意识,打造具有仪征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科普品牌。
在观测体系构建上,二期工程展现出科学与创新的特点。工程严格遵循省级技术规范中森林固定观测站的要求,针对陆生维管植物、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昆虫三大核心生物类群,科学划定观测区域。
观测方法更是传统与现代结合,除了沿用样点、样线、样方等传统手段,以及栅栏陷阱、马氏网、灯光诱捕等类群专属方法外,还引入红外成像、AI智能监测等新技术,实现“人工监测+自动监测”的立体监测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为填补水生生物跟踪观测的空白,工程在长江仪征段、登月湖、胥浦河等重点水域设置环境DNA采样点,让监测体系更加完善。
此外,配套功能建设也将同步推进。依托现有铜山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基地,工程将改造升级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室和基础标本室三大功能区,打造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基地、生物多样性数据平台和野外观测样地三大宣教平台,让生态保护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增强公众的生态保护参与感。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工程预计于2025年年底前进入试运行阶段。建成后,观测站将按照省级规范要求,形成全域覆盖的观测网络。
这不仅能推动仪征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常态化、专业化,更能让公众深度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共同勾勒仪征生态发展的美好蓝图。
仪征市生物多样性观测二期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当地在生态保护领域迈出更为坚实的一步,也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来源: 扬州生态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