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承载着家庭的希望,
更关乎民族的未来。
随着三孩生育政策实施,
高龄、高危孕产妇比例上升,
母婴安全保障面临新挑战。
国家高度重视,将保障母婴安全置于卫生健康工作的突出位置,连续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要求各地健全危重救治网络,落实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在莆田市,一套精密的风险防控体系和高效的生命救治网络,正回应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为孕产妇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风险看得见:五色分级 筑牢首道防线
莆田城厢区三胎孕妇林女士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这种疾病大大增加了死胎、流产等风险。孕检时,她已出现明显面部红斑、关节痛。血液内科及产科医生考虑林女士的红斑狼疮处于活动期,已并发狼疮肾炎,妊娠风险大,建议终止妊娠,但林女士还是决心要生下孩子。
莆田市妇幼保健院立即启动高危管理机制,将其标记为“红色”高风险等级。产科、血液科专家联合会诊,全程紧密跟踪,安排定期复查。
林女士孕36周时,胎儿状况骤变。依托覆盖市、县、乡的三级救治网络,林女士在几分钟内完成转诊,经及时剖宫产手术,母子平安。
“怀孕十月,风险多变。分级管理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莆田市妇幼保健院妇保科科长祁航珊道出核心。
莆田严格执行国家推行的孕产妇“五色”风险评估体系(绿低风险、黄一般风险、橙较高风险、红高风险、紫传染病),对橙、红风险孕产妇重点管理。
针对红色高危者,建立24小时报告、市级专家评估、快速转诊及全程追踪机制,让风险无处遁形,转诊响应时间显著缩短。
救治跑得赢:多学科协作 打通生命通道
防范风险是基础,高效救治是核心,莆田将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作为重中之重。
作为全市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莆田市妇幼保健院全程管理高危病例至产后42天,并与莆田市第一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莆田医疗区(原95医院)联动,按片区接收转诊危重孕产妇。
今年四月,莆田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就上演了两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
26岁的蔡女士因“重度子痫”在外院剖宫产后,突发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衰,转至莆田市第一医院时已心跳骤停!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室联合抢救,院长许志扬全程督导,10天后,患者奇迹般苏醒。
几乎同时,患有十余年支气管扩张的陈女士,孕36周时突发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衰,多学科团队在手术室与ICU间架起“生命桥梁”。紧急剖宫产娩出早产儿后,麻醉科主任李淑蓉在气道完全堵塞的危急关头,成功完成高难度气管插管,清除致命痰栓。
▲患者向莆田市第一医院医护团队赠送锦旗致谢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形成了标准化流程:急诊初评后,立即启动二线、三线医师及科主任联动,手术室同步准备。”该院产科主任宋建国介绍。
医院建立危重症救治群,多学科团队实时会诊、术前待命,将抢救响应压缩至最短,救治成功率接近100%。对于超出市级能力的极危重病例,莆田还与省级医院建立直通转诊“绿色通道”,确保应转尽转、应治尽治。
覆盖无死角:智能追踪 破解流动难题
保障孕产妇安全,难点在基层,特别是流动人口建档不足、边远地区随访难。
莆田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智能提醒系统,自动追踪高危孕产妇动态,精准安排村医入户随访,打通安全“最后一公里”。近3年,莆田已成功抢救55例危重症孕产妇, 2024年孕产妇死亡率为0,达到全省要求控制水平。
“孕产妇安全永远只有进行时。”祁航珊表示。面对三孩时代带来的新挑战,该市不断健全管理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救治能力。
从“五色”风险预警识别管理对象,到多学科协作救治危重患者;从市级资源下沉指导,到村级随访摸排——莆田编织的这张覆盖全域、协同联动的孕产妇安全防护网,正是落实国家母婴安全战略、守护每个新生健康起点的坚实地方实践。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
编辑:小枫、林梦滢(实习)
审核:黄美辉、陈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