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男子去年存入35万元留作儿子结婚开支,一年后去银行取钱时却发现存款凭空蒸发,只剩下一个大大的“0”!一查才知罪魁祸首竟然就是银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2024年,江苏南通如东市民康先生在得知儿子对象已定,准备在明年举行婚礼时,很是高兴、欣慰。
为了支持儿子,他和妻子东拼西揍凑足了35万元,存入了某国有银行留作儿子结婚之用。
一年后,儿子确定了婚期。康先生马上来到银行取款。
哪知取钱那一刻,银行柜员机屏幕上显示余额不足,再一查账户余额竟然是个醒目的“0”!
那一瞬间,他懵了,直叫“这不可能啊!”马上叫来银行大堂经理询问怎么回事。
经理一查,不是银行系统出错,也不是卡掉了线,而是银行扣划了康先生的存款,用于偿还其作为连带保证人的债务。
原来,2013年康先生曾帮朋友赵某向银行做了20万元的连带保证人,也就是担保人。
说白了,就是赵某贷款这么多钱,万一还不上,康先生得跟着兜底。
没想到赵某果然没还清这笔贷款,银行于是起诉赵某和做担保的康先生,法院判了,执行部门也介入过,最后却没能把这钱给追到位,原因是当时赵某和康先生都没有银行存款。
原本这官司走到头儿,事情该告一段落,谁也没料到后面还有变故。
十年后的2024年,康先生为了给孩子准备结婚钱,把35万元存进银行。
银行系统突现提示:担保人康某的新账户存入了35万元。
银行一查,还真发现这个熟悉的名字,二话没说就把康先生卡里的钱全部划走了,用来还赵某欠下的债务。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扣款额度竟然超过了当初赵某剩下的欠款,直接给康先生扣了个精光。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空卡惨案”,康先生自然不能忍。
“你们凭什么不打招呼就动我的钱?!”质问声在银行大厅回荡。
康先生没忍,直接起诉银行。
法院审理后认为,银行越过司法执行程序,擅自扣除康先生存款行为违法,判决银行退还多扣款项9万余元以及应得利息3000余元。
也就是说,虽然康先生作为担保人确实应该担负还款责任,但银行不是执法机构不能自己划扣,应该由法院执行部门来进行;而且,银行还多扣了9万多块;另外,扣前扣后也没有告知康先生。
康先生那句话挺扎心的:“我不是赖账,但也不能这么欺负人。”
但是他这钱是给儿子结婚准备的,一下子没了二十多万,也打乱了原本的计划。
其实,很多人碍于情面,会帮亲朋签欠款担保书。
但亲朋跑路了,债主找上门,自己就得替人收拾残局。
你以为签个担保,是人情,是信任,是义气。可在法律层面,那就是把自己绑进别人的债务牢笼里。别人跑路,你埋单;别人出事,你跳坑。
而最危险的是,大多数人根本没意识到,签了担保,就等于给银行开了个“自动提款权”,尤其当你正好也在那家银行有存款的时候。
因此,担保这个东西,能躲就躲,没绝对的把握千万别签,特别是连带责任的。那不是帮忙,是帮人背雷。
再说回银行,按理说最该懂规矩的是他们。
你是债主不假,但你也是“保管钱”的人,身份不能乱。
但一涉及到自己的还贷,就跳过法院,自己划钱,这是把法规当儿戏。
而且一个字都没通知,谁的存款还敢放心存进去?
这事儿要不是康先生较真,真就打落牙齿肚里吞了。换句话说,如果他不告,这事儿大概率就过去了,35万就“悄悄”帮朋友还债了。
而这也正是这个事最让人后背发凉的地方。
其实,老百姓要的并不多,只要能从银行取出自己应得的钱就足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