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
![]()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洪灾后有哪些健康风险、受灾居民如何做好卫生防疫,这些问题受到灾区群众的广泛关注。听听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怎么说。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潘力军分析,洪涝灾害可能淹没或破坏水源和饮用水设施、食物储藏设备,也可能导致灾区的粪便、垃圾及畜禽尸体污染灾区群众饮食、饮水和生活居住环境。此外,受灾地区蚊蝇等病媒生物大量孳生,鼠类等病原宿主动物迁徙活动增加,灾区民众长期接触污水可能导致皮炎、湿疹,甚至感染接触类传染病,部分灾区民众需要临时集中安置,都将增加灾区居民面临的健康风险。
洪水退去后,许多居民选择回家居住。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建议,洪灾后返家,首先要检查房屋结构的毁损情况,评估房屋结构的稳定性,确认安全后才能进入。进入后要检查电路是否有短路、煤气是否有泄漏、水管是否有漏水,避免出现触电、中毒、爆炸这样的情况。房屋要清除积水和淤泥,全面消毒之后才能回迁入住。墙面、物体表面和地面可以用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或者擦拭消毒,日常用品可以通过煮沸或者曝晒来消毒,房屋要全面彻底的通风、干燥,确保房屋空气清新,之后才适合回迁入住。
洪水可能会污染井水、自来水等水源,因此特别需要注意饮水安全。段蕾蕾说,饮用水首选瓶装水和桶装水,如果没有瓶装水和桶装水,选择属地提供的安全饮用水。自供水的水井要做到抽干、清淘、冲洗、再消毒再抽干然后才能使用。自来水首次使用前要放空滞留在管道里的水,直到无色无味。切记一定要将水煮沸之后再饮用。
“蔬菜、水果等食物可能被洪水污染,食品卫生也要注意。”段蕾蕾说,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可能被病原体或者有毒化学物质所污染,易引发中毒或者其他的健康问题,不建议食用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不吃腐败变质、霉变和受污染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不生吃水产品。
洪灾后要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潘力军说,返回受灾房屋居住要注意及时开窗通风;清淤、清洁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穿防水胶鞋;饭前便后、接触脏物后,务必及时使用肥皂、洗手液加清水洗手;采取措施防范蚊虫叮咬;如感觉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要尽快就医,积极配合治疗。(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工作室 申少铁)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