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田野上,花生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植效益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而地膜覆盖技术,作为提升花生产量与品质的“秘密武器”,正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采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种花生盖地膜的神秘面纱,探索那些让花生丰收的小技巧。
![]()
一、选地整地:打好丰收基础
种花生盖地膜,选地是关键。理想的种植地块应具备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且光照充足的特点。沙壤土因其疏松透气、保水保肥性能适中,成为种植花生的首选。避免选择低洼易涝或土壤黏重的地块,这样的土壤透气性差,易导致花生烂根,影响产量。
选好地块后,便是细致的整地工作。深翻土壤25-30厘米,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透气性。同时,清除田间的杂草、石块和作物残茬,为花生的生长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结合整地,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4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1.0-1.5千克,硫酸铵7-10千克,为花生提供充足的养分。
![]()
二、品种选择:因地制宜是关键
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在覆膜栽培条件下,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花生品种。中熟大粒型品种如海花一号、徐州68-4等,具有生长势强、结果多、荚果大而饱满的特点,适合在肥力较高的地块种植。而早熟中粒型品种如白沙1016、花11等,则以其开花结果集中、抗逆性强、产量稳定而受到农户的青睐,适合在中等肥力的土地上种植。
![]()
三、播种覆膜:细节决定成败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和处理至关重要。选择籽粒饱满、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一二级种子,剔除瘪粒、病粒和破损粒。播种前,可用根瘤菌剂拌种,提高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增加花生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播种方式主要有两种:先播种后覆膜和先覆膜后播种。先播种后覆膜适用于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播种后覆土、平整垄面,喷洒除草剂后覆膜。而先覆膜后播种则更适用于春季干旱、风大的地区,覆膜后用打孔器打孔播种,每穴2粒,覆土压实。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确保播种深度一致,覆膜时地膜要紧贴畦面,两边用土压实,防止风吹起地膜。
![]()
四、田间管理:精心呵护促丰收
播种后,田间管理同样不容忽视。首先,要经常检查薄膜有无破损、透风之处,如有发现及时用土压好、堵严,确保地膜的增温、保墒和防除杂草作用。当花生幼苗长至2.5片叶时,应及时破膜放苗,防止高温灼伤幼苗。破膜时,用剪刀或刀片在幼苗上方剪开一个小孔,孔的大小以能放出幼苗为宜,然后用土封严膜孔,防止跑墒和杂草滋生。
在花生的生长过程中,还需注意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花生花荚期需水量较大,缺水会影响花芽分化、开花、受精和果针伸长,导致减产。因此,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适时浇水。同时,花生生长后期易出现脱肥现象,可通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进行补充,防止植株早衰,促进荚果饱满。
病虫害防治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花生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锈病等,虫害则有蚜虫、蛴螬等。要定期巡查田间,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
五、适时收获:颗粒归仓笑开颜
当花生叶片逐渐枯黄、下部荚果壳网纹清晰、果仁饱满时,便是收获的最佳时机。覆膜花生比裸地栽培的花生早熟7-10天,因此要适时收获,避免因收获过晚导致荚果脱落或发芽,影响产量和品质。收获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荚果和植株。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防止霉变和发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