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的植物学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一批植物学家来到云南考察。
在海拔500米左右的干热河谷区域,他们发现了一棵花色鲜红、花序修长的兰科植物。
这种植物非常漂亮,花色艳丽,长得像火焰一样,大家都没有见过。
![]()
但当时一行人找来找去也没有发现其他植株,所以对这种植物的印象只有那1棵而已。
但是大家没想到,从第一次见到之后的60年,他们再也没能见到它。
所以业内的专家们一度觉得这种植物已经灭绝了。
![]()
但2015年4月的一天,西南林业大学联合当地林业局一起进行野外调查的时候,竟然发现了3棵类似的植物。
于是他们开始了漫长的观察和比对,最后花了3年的时间才证明这种兰花就是当年发现的那一种。
于是它被人们列为极危物种,人工繁育成了拯救这一物种的唯一途径。
![]()
2016年,专家开始尝试对这种植物进行人工繁育,科研人员在它们开花期间,小心翼翼地采集了少量成熟的蒴果,从中提取出细小的种子。
因为这种植物的种子无胚乳,自然萌发率极低,所以科研人员采用了组织培养技术,将种子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共生真菌作用,促进种子萌发。
![]()
经过反复试验,科研人员成功培育出700余株试管苗。
这些试管苗在实验室的无菌环境中生长良好,叶片翠绿,根系发达,看上去好像生命力非常强。
然而,当试管苗长到一定大小,需要移栽到自然环境中进行炼苗和野外回归时,更大的麻烦出现了。
![]()
2019年,第一批700多棵试管苗被移栽到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炼苗基地。
炼苗基地模拟了野生云南火焰兰的生存环境,选用了与原生栖息地相同的宿主植物,铺设了苔藓、棕树皮等保湿材料,控制了光照、温度和湿度。
![]()
干热河谷的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白天高温干旱,夜晚温差较大,空气湿度波动剧烈,这与实验室的稳定环境形成了巨大反差。
试管苗的根系尚未完全适应自然环境中的水分和养分吸收方式,容易出现脱水、烂根等问题;
同时,自然环境中的病虫害、鸟类啄食等因素,也对幼苗的生存构成了威胁。
![]()
经过一年的精心管护,700余株试管苗就活了31株,成活率不足5%。
这一结果让科研人员深刻认识到,这种植物的人工繁育不仅需要攻克组织培养技术,更需要解决试管苗适应自然环境的“最后一公里” 难题。
于是他们通过分析试管苗死亡的原因,对繁育技术进行了全面优化。
![]()
同时,科研人员还对野外回归区域进行了严格筛选,选择了与原生栖息地生态环境高度相似的甘庄管护站脊背山片区。
这里海拔550米,空气湿度较高,宿主植物丰富,人为干扰较少。
![]()
为了提高成活率,科研人员建立了长期监测机制,定期对回归幼苗进行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记录其生长状况。
结果2022年,第二批200株试管苗进行野外回归,成活率达到 95% 以上!
这些植株生长良好,部分已开始繁殖幼苗,种群数量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
那么是什么植物的幼苗这么珍贵呢?
![]()
![]()
![]()
![]()
«——【·珍贵的火焰兰·】——»
这种植物叫做云南火焰兰,是兰科火焰兰属的附生草本植物,是兰科植物中极具观赏价值的类群之一。
它的茎干呈攀援状,长度可达1米以上,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老茎会逐渐木质化。
表面光滑,颜色为深绿色或褐色,节间明显,每个节上着生2片叶片。
![]()
花序是云南火焰兰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了,花序从叶腋处抽出,为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长度可达50-70厘米,部分植株的花序甚至长达1米。
每个花序上可着生十余朵至几十朵花,花朵开展,直径约5-6厘米,花瓣为橘红色带红色斑点。
![]()
云南火焰兰的花期为每年4-7月,单个花序的花期可达2-3个月。
盛开时,长长的花序悬挂在树干上,鲜红的花朵如同燃烧的火焰,远观即可看到一片“空中火焰”,这也是它“火焰兰”之名的由来。
云南火焰兰的生活习性与元江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高度适配,形成了独特的生存策略。
![]()
作为附生植物,它不像地生兰那样依赖土壤获取养分和水分,而是通过气生根附着在宿主植物的树干或岩石上。
气生根肉质肥厚,表面具海绵状的根被,能够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同时也能吸附雨水冲刷下来的腐殖质,满足生长所需的营养。
![]()
云南火焰兰的种子细小,呈粉末状,通过风力传播,落在适宜的宿主树干或岩石上后,在湿度、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萌发成幼苗。
但由于种子的萌发需要特定的共生真菌参与,且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自然状态下的萌发率极低。
![]()
无性繁殖则通过茎干上的腋芽萌发形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相对稳定,但繁殖速度较慢,难以快速扩大种群数量。
云南火焰兰的分布范围极为狭窄,目前已知的野生种群仅分布于中国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境内的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越南的部分地区。
![]()
但每个地方的数量都非常少,可以说野生植株始终都处于濒危的状态里面。
云南火焰兰的故事,是一部关于生命奇迹与人类救赎的故事。
它在消失60年后重现人间,在人工繁育的困境中顽强求生,最终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重燃“火焰”。
![]()
它不仅是兰科植物中的珍品,更是生态保护的象征。
唯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让这些珍贵的生命永续存在,让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让“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生态保护的未来之路。
参考:
中国新闻网《云南发现植物中的“熊猫”火焰兰 现存不足十株》2017-4-27
《云南林业》2025年4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