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怀疑,你的“光”被偷走了。
![]()
01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发光体
它不叫“正能量”,也不叫“情绪价值”。
它更像一盏小小的、24小时不灭的钨丝灯,微弱却倔强,负责两件事:
• 在你做决定时,给你一点“我愿意”的底气;
• 在你崩溃前0.1秒,替你闪一下“再坚持”的提示。
有人叫它“自我”,有人叫它“内核”,我更喜欢叫它——光。
![]()
02
偷光的人,常常披着最无害的外衣
• 那个每次找你吐槽三小时、却从不问你最近好不好的闺蜜;
• 那个把“我直性子”当免死金牌、当众戳你痛处的同事;
• 甚至那个用“为你好”绑架你人生的亲人。 他们不一定坏,只是太习惯把你的灯当成自己的充电宝。
一次、两次、一百次……你灯丝里的钨,就这么被悄悄抽走了。
![]()
03
光被耗尽的人,身上会有三种味道
① 讨好型汗味:话到嘴边绕十八弯,只为对方一个“嗯”;
② 过度自省霉味:明明被伤害了,第一反应却是“我是不是太敏感”;
③ 报复性熬夜焦糊味:白天卖给世界,晚上死磕手机,只为找回一点“自己”。 如果你也闻到过这三种味道,别急着喷香水,先关灯检修。
04
如何给自己的光“上锁”
1️⃣ 建立“一键静音”机制
把微信里所有“仅聊天”的人拉一个分组,命名为“能量审计”。
三秒内能说完的事,让他们发语音;三句内离不开抱怨的,直接折叠。
2️⃣ 训练“礼貌性冷漠”
• 对方说“在吗”,先回“稍等,我在忙”。
• 对方开始倾倒情绪垃圾,先发一个表情包,再补一句“我现在状态不太适合深聊”。把拒绝的台词,练到像“谢谢”一样顺口。
3️⃣ 给自己安排“光合作用”时间
每天至少30分钟,做一件让灯丝升温的小事:
• 把朋友圈关掉,读两页纸质书;
• 把耳机摘掉,听楼下麻雀吵架;
• 把KPI忘掉,给阳台的薄荷浇一杯水。
![]()
05
真正的光,从来不怕暗 它不是“永远积极”的毒鸡汤,而是“允许自己偶尔不亮”的底气。
就像钨丝灯,也会闪,也会暗,但只要你不把插头交给别人,它就永远有重新亮起来的可能。
最后
如果你已经很久没见过自己发光的模样,请把这篇文章当成一张“寻光启事”。
从今天起:
• 不回复任何让你手心发凉的微信;
• 不参加任何让你脚指头抠地的聚会;
• 不责怪任何一次想要逃走的自己。
守好你的光,它不是用来照亮全世界的,它只是让你在黑夜里,不再害怕一个人走路。
愿我们都能:
不借谁的光,不偷谁的亮。
天亮时自带锋芒,天黑时自带火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