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月 27 日,家居业惊雷乍响 ——身家 125 亿的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跳楼身亡。更吊诡的是:4 月刚因留置调查被 “钉死” 资本枷锁,股权冻结风暴未息,百亿商业帝国已陷入控制权真空。当 “家居教父” 以最决绝的方式退场,其精心构建的94% 控盘股权迷宫,正成为资本暗战的角斗场。
一、股权迷宫:六层嵌套的 “绝对控制” 骗局?
从股权穿透图(见文首)可见,汪林朋用六层公司嵌套,编织出一道 “绝对控制” 的资本网:
- 顶层:汪林朋直接 100% 控股北京中天基业商业管理等主体;
- 中层:通过霍尔果斯居然之家教达建材工作室等壳公司,将股权杠杆放大;
- 底层:最终对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居然控股)实现94.0177% 的实际控制,而居然控股正是上市公司居然智家的控股股东(持股 26.22%)
这套 “金字塔式持股”,表面看是资本运作的 “教科书”,实则暗藏风险:当操盘手突然离场,六层嵌套的股权链极可能成为 “多米诺骨牌”—— 谁能继承汪林朋的股权?家属、一致行动人(如高管团队)、还是暗中觊觎的资本玩家?
二、留置谜局:4 月被查,是导火索还是催化剂?
时间线耐人寻味:
- 2025 年 4 月:汪林朋因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的《留置通知书》《立案通知书》陷入调查,其持有的居然智家5.97% 股份(个人全部持股)被司法冻结
- 7 月 27 日:突然离世,距留置仅 3 个月。
争议点 1:留置调查的 “真相”—— 是个人问题,还是牵涉公司经营?居然智家虽称 “不影响公司运营”,但股价早已提前反应:4 月公告后,股价从 3.8 元跌至 3 元附近,市值蒸发超 50 亿。
争议点 2:股权冻结的 “蝴蝶效应”—— 汪林朋的冻结股份占其控制比例的 13.6%,若后续司法处置,谁有资格接盘?是国企背景的北京金隅(持股 10%)、阿里系资本(赋能数字化),还是泰康保险等财务投资者?
三、资本暗战:国企、阿里、财团,谁在觊觎百亿帝国?
居然智家的股东阵营,本就是 “诸侯割据”:
- 北京金隅(持股 10%):市属国企,手握资源与政策优势,若借机增持,或成为 “新话事人”;
- 阿里系(杭州灏月等,继承原阿里网络持股):押注家居数字化,汪林朋离世恐打乱战略节奏;
- 泰康、云锋基金:纯财务投资者,更关心 “股权变现通道” 是否畅通。
致命矛盾已现:汪林朋的 “绝对控制” 曾是公司稳定的基石,如今操盘手缺位,是 “诸侯联手维稳”,还是 “暗中较劲夺权”?更关键的是 ——汪林朋的家属会否参与股权争夺?毕竟其持股市值超 10 亿,足以搅动资本格局。
四、行业困局:家居寒冬下,“居然模式” 到头了?
汪林朋的坠落,更折射出家居零售的集体焦虑:
- 地产下行拖累家居消费,居然之家扩张遇阻(2024 年新增门店数同比降 37%);
- 线上冲击加剧,阿里赋能的 “数字化改造” 成效未达预期,线下卖场沦为 “试衣间”;
- 同行厮杀白热化:红星美凯龙加速下沉,宜家本土化改革,挤压生存空间。
当行业增速从 20% 跌至个位数,汪林朋的压力,是经营困局的缩影,还是留置调查的重压?这个问题,或许比股权暗战更刺目。
资本迷宫的操盘手离场,居然之家的故事远未落幕:
- 留置调查的谜底,会随汪林朋入土,还是被舆论扒出?
- 股权暗战中,国企、阿里谁能登顶?家属会否成为 “黑马”?
- 家居业的寒冬里,失去灵魂人物的居然之家,还能 “居然” 吗?
这场百亿帝国的权力游戏,才刚刚进入中场……
(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推理,留置调查细节、股权处置走向仍存迷雾,欢迎关注后续追踪。)
互动话题:你认为谁会成为居然之家新的 “话事人”?留置调查的真相,有必要公开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