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钢琴卖了,研学游黄了!今年暑假,中产家长摆烂,集体断供"鸡娃"

0
分享至



中产家庭教育突然转向,不再“鸡娃”了?

近日,记者观察发现,往年火热的暑假研学游今年意外“遇冷”,即便报名价格下调30%,研学产品的报名量仍普遍下跌30%~40%。

无独有偶,不久前也有报道指出,今年近50%多家钢琴厂关门,没有家庭愿意买钢琴了。

要知道,这些教育相关行业的收入,过去主要依赖中产家庭的支撑。



如今行业收入大跌,只能指向一个信号:曾经在子女课外教育上“挥金如土”的中产家庭,如今捂紧了钱袋子,不愿花钱了。

众所周知,过去中产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卷出了天际,动辄花费数万元为孩子报名各类暑假班,生怕孩子落后半步。

而那些靠自己努力挤进中产阶层的农村父母,如果不卷教育,谁愿意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再回到“农村”去。

这不禁引人深思:曾经“鸡娃”成风的中产家庭,为何如今热情消退?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中产家庭的教育投入,不仅体现在昂贵的课外培训上,更典型的是动辄一年数十万学费的国际私立学校。

这类学校算是很多中产家庭的“教育理想国”,不仅拥有顶级的教育资源,还可以避免国内高考竞争压力。

回看国际化学校发展,学校数量以惊人的速度,从2015年的500多所飙升到2023年的1000多所,二线城市学校更是遍地开花。

然而,风向骤变,去年国际化教育退潮,民办热降温,多家知名国际民办学校接连倒闭。



在深圳,就连大名鼎鼎的厚德书院都交不起房租,竟然拖欠一千多万,近1000人学子无处可去。

要知道,厚德书院的学费相当昂贵,最低的学费也得一年11.8万,最高更是达到30万。

如此高回报,学校竟交不起房租,实属让人意外。

在北京,诺德安达学校,部分外国语学校和成都外国语学校仁寿校区也陆续关门。

到了今年, 民办学校境状仍继续低迷。

数据显示,在杭州,2025年初中入学数增加了2000人,但私办学校报名人数从2.3万降至2.2万,竟然减少了1000人。

在青岛,私办小学入学人数从2023年的16.94万峰值骤减到12万,十几所私办学校均未达到招生计划。

有意思的是,私立化、暑假课外教育热虽然降温,但近两年暑假旅游却异常火爆,热门景点都是人山人海。



这也侧面表明印证了一个变化:暑假期间,越来越多中产家庭愿意带孩子出门,而非在家教育了。

在这些家长看来,以低成本的方式带孩子体验乡村生活,走访各地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增加见识的价值远远超于高额的教育培训。

正如新华社抖音短视频中一位父亲的分享:低成本带娃就是“见世面就是见天地,见众生”。



虽说“鸡娃”现象并未完全消失,但各类教育市场的低迷无不在说明一件事:中产家庭的教育观,正在悄然发生深刻转变。



一个行业的兴衰,往往与消费者的“购买力”挂钩。

而“鸡娃”潮逐渐退去,无外乎是中产家庭没钱了。

当下,裁员潮已非新鲜事,尤其在年入几十万、几百万的互联网、金融等高薪行业。

原本这些高薪行业就是中产家庭的支柱,但随着中年危机降临、经济饱和、行业内卷等因素,许多从业人员一夜之间要面临失业、颗粒无收等境状。

与此同时,一、二线城市的“鸡娃”成本却高得离谱,犹如“印钞机”。

有位上海中产母亲,曾晒出的孩子日教育清单引发热议。



除去上学费用,仅课外培训一项,两个孩子一天就能花费近8000元。

不少本地网友甚至表示“这不算夸张”。

更有知乎网友估算过,孩子在国际私立学校从小读到“出海”留学,总费用至少需要300万。

面对如此高昂的“鸡娃”成本,一旦遭遇失业或收入锐减,中产家庭如何承受?无奈之下,也只能将孩子转回公立学校。

“鸡娃”潮退去,表面看是中产消费降级导致,深层看是中产家庭的“性价比”觉醒:“鸡娃”的产出,远远低于“鸡娃”的投入。

近两年,海外就业形势同样严峻,那些曾被家庭倾尽所有、寄予厚望送出国门的留学生,纷纷加入“归国潮”。

然而,回国后的薪资水平,往往远低于中产家庭当初的预期。

据统计,在国内一线城市工作的留学生,1年薪水大约为18万元,国内本科生1年薪水大约为14万。

仅仅4万元的差距,与几百万的巨额学费投资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更现实的是,并非所有的“海归”在国内都能轻松找到工作。



众所周知,能考上985/211的学生,确实是人才,而出去国外求学的人无非就是镀金,学历真实含金量不言而喻。

更何况,针对留学生的招聘,很多单位已经开始在做严格的筛选。

对于学历含金量不足的留学生而言,当下国内就业只会愈发艰难。

面对留学生就业现状,有网友更是直言:“有几百万元,还不如给孩子买房子,不仅给孩子提供保障,还能保值增值。”

当中产家庭意识到巨额教育投资与预期回报严重不成正比时,理性地放弃或调整“鸡娃”策略,或许成了一种必然的“止损”选择。



在疯狂“鸡娃”的洪流中,相比经济损失,更令人痛心的,是付出了远比金钱更珍贵的代价——孩子的身心健康。

当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数据触目惊心:

2023年数据显示,国内6~12岁年龄段抑郁检出率约10%,13~15岁年龄段抑郁检出率高达30%,15~18岁年龄段抑郁检出率更是达到惊人的40%。

从2017年到2021年,在15~24岁年龄段孩子,“自杀率”显著提升,达到3/100000,即10万中就有3人自杀。



虽说抑郁因素有很多,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源于巨大的学习压力和被严重挤压的社交、休闲空间。

究其根源,正是父母为了“鸡娃”成绩,过度侵占了孩子本应拥有的自由成长时间和心灵栖息地。

说白了,过度“鸡娃”无异于“拔苗助长”,违反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既然“鸡娃”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甚至还会损害孩子健康,还不如回归顺应人性的理性教育,保持距离,健康培养孩子。

网友辉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四处求人,倾其所有才把孩子报到私立学校上学。

一年不算其他费用,就光学费就得10万元。

周末,他还给孩子报了各类辅导班,孩子几乎没有休闲时间。

然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未达到自己的预期,不升反降。

后来,由于公司裁员,无法支付昂贵的学费,他只能无奈把孩子转到公立学校,同时也砍掉几个兴趣班。

上公立学校期间,孩子有不会的问题,他就会亲自教。



令他意外的是,自从孩子上了公立学校,孩子与他的关系不仅亲密了不少,其成绩反而提升了。

从辉哥的故事不难看出,盲目跟风“鸡娃”,高压之下只会让孩子更压抑。

相反,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空间,父母与孩子保持距离,并在关键时给予高质量的陪伴和支持,孩子反而能更健康、更自主地成长。

说个残酷的现实,如果父母认知、资源和背景有限,即便花大量时间,投资更多金钱,也极有可能会培养出一个“烂尾娃”。

有时候,与其“鸡娃”,不如“鸡自己”,这或许是一条有效的路。

参考资料:

1.搜狐网 《暑假刚开始,社会就出现三大“怪现象”,中产家庭大批退出鸡娃圈 》

2.新浪财经 《大拐点确认来临,鸡娃已经彻底崩溃》

3.杭州日报 《杭州民办初中招生电脑派位结束 降温明显 平均报录比2.4∶1》

4.读特新闻 《从爆火到“降温”,深圳暑期研学市场不香了吗?》

作者:少卿

编辑:歌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破防了!狗咬人事件追踪:李律师发近20条作品,为申某良无罪辩护

破防了!狗咬人事件追踪:李律师发近20条作品,为申某良无罪辩护

火山诗话
2025-11-17 12:50:06
事关你的驾驶证!本月全面启用!

事关你的驾驶证!本月全面启用!

云上阳新
2025-11-18 15:52:44
太独!出手48次比全队多15次,丢掉铜牌,国家队不需要这样的后卫

太独!出手48次比全队多15次,丢掉铜牌,国家队不需要这样的后卫

南海浪花
2025-11-18 19:51:07
多人退订日本环球影城门票,平台:有相关政策,预计退款时间为60个工作日

多人退订日本环球影城门票,平台:有相关政策,预计退款时间为60个工作日

极目新闻
2025-11-18 14:06:30
郑丽文提“一国两区”,蓝营民调大涨;民进党没招了,再打抗中牌

郑丽文提“一国两区”,蓝营民调大涨;民进党没招了,再打抗中牌

前沿天地
2025-11-18 14:47:14
甲流来袭,医生提醒:少吃牛奶鸡蛋,多吃5样,免疫力拉满不中招

甲流来袭,医生提醒:少吃牛奶鸡蛋,多吃5样,免疫力拉满不中招

爱生活的陶哥
2025-11-17 10:52:41
泪目!女排30岁美女奥运冠军轰11分晋级:最后一舞冲冠又美又能打

泪目!女排30岁美女奥运冠军轰11分晋级:最后一舞冲冠又美又能打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7 19:26:18
果然,中日谈完,中方收抗议通知,外交部:日本必须给中国一交代

果然,中日谈完,中方收抗议通知,外交部:日本必须给中国一交代

潮鹿逐梦
2025-11-18 20:06:18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沧海旅行家
2025-11-18 12:52:41
心痛!宁波一5个月大婴儿因心脏手术离世,眼角还挂着泪痕

心痛!宁波一5个月大婴儿因心脏手术离世,眼角还挂着泪痕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8 10:47:58
15万奖金分给四支女篮队伍引争议:人均不足万元是否合理?

15万奖金分给四支女篮队伍引争议:人均不足万元是否合理?

运动全视界
2025-11-17 18:30:13
逐利执法新花样?苏州一被告人取保4年,借钱退赃9000万后再逮捕

逐利执法新花样?苏州一被告人取保4年,借钱退赃9000万后再逮捕

塔子山评说
2025-11-17 11:51:14
中方不见日本首相,不到24小时,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电磁炮亮相

中方不见日本首相,不到24小时,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电磁炮亮相

吴欣纯Deborah
2025-11-18 18:59:27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蔡蔡说史
2025-11-15 05:12:34
李春来同志突发疾病逝世

李春来同志突发疾病逝世

新京报
2025-11-16 19:20:24
小天才电话手表惊爆“大瓜”:孩子的孤独,正在被偷偷卖钱…

小天才电话手表惊爆“大瓜”:孩子的孤独,正在被偷偷卖钱…

妈咪OK
2025-11-17 15:43:33
多部日本电影撤档!院线经理回应《鬼灭之刃》20日停映

多部日本电影撤档!院线经理回应《鬼灭之刃》20日停映

释凡电影
2025-11-18 04:12:09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云上乌托邦
2025-09-04 11:45:33
鸠山由纪夫一针见血:让叫声最响的高市当了首相,全日本都有责任

鸠山由纪夫一针见血:让叫声最响的高市当了首相,全日本都有责任

文史旺旺旺
2025-11-17 20:38:04
中方不再相劝,中部空军枪已上膛,美媒:高市已无法阻止中国反击

中方不再相劝,中部空军枪已上膛,美媒:高市已无法阻止中国反击

钦点历史
2025-11-18 18:23:40
2025-11-18 21:12:49
毒sir财经 incentive-icons
毒sir财经
前一线财经媒体记者,聚焦财经大势,辣评财富人物
1619文章数 14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太守规矩的孩子,90%到社会上会吃亏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手机
游戏
公开课

亲子要闻

从敏上岸换成畅上岸孩子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手机要闻

高通骁龙8 Gen5首个跑分出炉:单核接近、多核超骁龙8至尊版

真正可以搬砖的手游来了!大话手游交易服搬砖,免费抽特权卡!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