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暑假开始了,亲情却变得岌岌可危,对于那些在外地读书的大学生来说,暑假本该是和家人难得的团聚时刻,可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愿意回家,哪怕被贴上“新型不孝”的标签也要漂泊在外。
有大学生甚至直言不讳的在网上发帖:“家里穷,暑假都不愿意回去”,本以为评论区会有不少网友斥责大学生的不懂事,没想到却涌现出了一批感同身受的学子。
这种现象在农村出身的大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他们之中很大一部分人宁可暑假申请留校打工,也不愿意回到家乡度过暑假,拦住大学生回家脚步的,真的是家庭条件的贫穷吗?其实不然。
![]()
大学生的新型不孝正在蔓延:“家里穷,暑假都不愿意回去”
大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回家呢?笔者翻阅这些吐槽的帖子和评论区,发现大家吐槽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个问题是家庭环境。
不少农村学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好大学,大学里的宿舍干净整洁还有空调,教室更是宽敞又漂亮,而暑假回到家,面对的却是如同杂物间的房间,没有独立洗浴空间,蚊虫肆虐,甚至还会漏雨。
![]()
这样的环境落差让不少大学生对暑假回家产生了本能的排斥,但也并非所有人都出身条件落后的农村家庭,可事实证明,即便家庭条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很多学生暑假依旧不愿意回家。
评论区有学生表示:家里的父母长辈对空调的使用有着几乎偏见的限制,即使在酷暑天气,也不允许长期开空调,更别说从早到晚一直开着空调了,大学生一回到家,被热到睡不着也只能忍着,忍不下去了就会爆发更加激烈的矛盾冲突。
![]()
第二个问题则是家庭关系的紧张,一位大学生的吐槽引起了不少学子的共鸣:一回到家中就会面临各种指责和争吵,没有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的只是长期的积怨,导致家庭氛围紧张压抑。
在大学生心中,暑假本该是休息和调整的时候,可回到了家里,暑假也不再是休息,反而像是走进了另一个战场,而在语言上“兵戈相见”的还是自己的家人,这也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宁可在外漂泊也不愿回家面对这种氛围。
![]()
看似是“新型不孝”,实则却是成长中的心酸与无奈
第三个问题则是经济因素。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父母收入有限,因此很多家长在学生放暑假之后,就不会再提供给子女额外的生活费和零花钱了,这也导致不少大学生一旦选择了回家放暑假,就只能因为经济问题被困在家里长达一个多月。
相比之下,这些大学生宁愿留在学校所在城市,靠着打工来赚取一部分生活费,这样至少自己还能拥有走出寝室转一转的自由和权力。
![]()
或许每个大学生选择暑假不回家的具体理由都不一样,但其实总结下来只有一句话——大学生觉得,暑假不回家,要比暑假回家更加舒服。
而这种宁可在外漂泊也不愿回家陪伴父母的选择,在一些家长眼中就是“新型不孝”,是大学生嫌弃家里穷吗?真正拦住大学生回家脚步的不是物质上的穷,而是家长观念上的“穷”。
![]()
一些家长固守陈旧观念,不愿意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想法,或许在他们心中,大学生还是那个事事都需要依附自己的孩子,可实际上,大学教育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当他们带着新的认知回到家中,却发现家长的思维方式与自己越来越远,可如果缩短这种差距只能靠争吵来实现,那么大学生宁愿选择不回家,也不愿意面对和父母的冲突矛盾,看似是“新型不孝”,实则却是成长中的心酸与无奈。
![]()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