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言:
当数字浪潮与文化新芽共舞,当市井烟火与艺术灵感交融,一群扎根时代土壤、深耕大众需求的文艺工作者正以创新之姿勾勒着侨乡文艺的崭新图景。市文联特别推出“新大众文艺”专栏,陆续展播优秀人才、讲述鲜活故事、呈现精彩作品,诚邀您共赴这场关于热爱与创新的文艺对话。
在这里,既有“素人写作”的滚烫初心,亦有跨界融合的破界探索;既有对传统技艺的现代转译,亦有数字艺术的先锋表达。我们期待以专栏为窗,让更多人看见文艺创新的澎湃力量,感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鲜活脉动,见证江门文艺事业在守正创新中绽放的蓬勃生机。
何志强拍摄中
何志强,现为江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他长期扎根江门民间文艺领域,专注民间文学、民俗文化及工艺的搜集、整理与传承,兼顾协会管理、新闻稿件撰写编辑、视频摄制等工作。
图片说明:南都、N 视频以龙舟文化交流为主题,在天河区猎德村举行首届“湾区青年龙舟文化体验日”活动,湾区KOL探访团体验龙舟,并通过KOL视角展示龙舟活动,助力推广龙舟运动,提升岭南民俗、岭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何志强受邀参加了活动。
拥抱新媒体 服务基层 创新表达
何志强善用新媒体平台,入驻人民日报视界、人民网人民视频、澎湃新闻、南方+、抖音等主流媒体及社交平台,形成全平台近10万粉丝的传播矩阵。其创作的“鹤山公园”“梁启超故居”“霄南村古村乡韵”等江门民俗文化系列作品,单篇阅读量超20万,其中澎湃新闻累计阅读786万次、南方都市报N视频504万次,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他善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将民间文艺内容提炼为视频脚本,摄制优质作品讲述侨乡故事。
组织市民协的文艺志愿者下基层开展文艺志愿活动
他常年深入基层,为手艺人宣传推广、非遗立项提供帮助,助力紫丹苏陶、上南烧肉、古劳鱼生等多项非遗成功申报。参与组织“全新传艺”“强基工程”“民间文艺进社区”等活动,走进多区(市)中小学及社区,通过技艺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惠及师生群众。其中鼎新学校《锤拓艺术体验活动》单平台阅读量达12.5万;2024年参与开展“兴侨都文化 育时代新风”主题活动3场次,有效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图片说明:2024第十届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十四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现场,何志强向莅临江门市民协展位视察的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垂林等领导嘉宾介绍江门民间工艺精品。
图片说明:何志强陪同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省文联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晓春前往五邑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受到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院长刘进教授的热情接待。
创作成果与社会认可
个人作品先后获第二届湾区青年影像国际赛“同心抗疫”作品征集活动优秀短视频奖、江门市“留江过年·文明随手拍手机摄影大赛”一等奖、并入展2023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他策划指导的掐丝珐琅作品创作获省民间工艺精品奖、获省工美协会2024茶文化创意大赛铜奖;3D工艺画、拓印与国画跨界合作等多种创新项目广受好评并入选省民博会。
2024年7月,何志强赴长沙参加省文联系统中青年文艺骨干培训班。
图片说明:2024年11月,何志强获省民协推荐,赴北京参加中国民协“山花英才”培育计划:民间文艺新媒体传播人才高级研修班。
何志强获“广东省优秀民间文艺家”“江门市十大基层网红人物”称号。他积极投身文艺惠民与志愿服务,长期与图书馆等机构合作,帮助手艺人作品展销和知名度提升;近年与江门广播电视台《在线观察》等栏目合作,定期推介民间文艺家访谈,增强协会凝聚力,截至目前今年已成功推荐7人。
何志强陪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到良溪村走访调研
艺术理念
何志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耕民间文艺内涵与价值,通过创新艺术表达赋予传统文艺时代活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因其扎根基层、德艺双馨且兼具创新潜力,在新大众文艺领域成果显著。
- 来源 | 江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 责任编辑丨鹤邑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