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工业产值突破两千亿的消息炸开了锅。这个肇庆下辖的县级市正以15%的增速狂奔。金田铜业的生产线上,机械臂正把成卷的铜板码成闪亮的山丘。
![]()
隔壁小鹏汽车的组装车间里,每90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这样的场景在四会689家规上企业里已成常态。可往北走三十公里,广宁的竹海还在随风摇曳。
农民老陈蹲在地头掰指头算账:砍50斤毛竹挣25块,抵不上孙子在四会工厂一天的工资。这种割裂在肇庆五县68镇格外刺眼——四会规上工业占全市47%,其余四县加起来还不到三成。封开的水泥厂倒是开足了马力。
绿色建材产值眼看要破百亿,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平均年龄已到45岁。镇长办公室的招商手册印得精美,但翻开内页,产业链图谱里还留着几处空白。
![]()
德庆的农机厂老板老梁说得实在:"招不来大学生,咱这些'三机'产品咋升级?
"沙糖桔的故事或许藏着转机。在黄田镇的加工车间,柑橘正变成果汁汽水,身价翻了八倍。冷藏库里的反季水果,通过电商卖到了哈尔滨。
这条从枝头到舌尖的产业链,去年让四会农户均增收3800元。
![]()
但问题也摆在桌面:68个镇里,能复制这种模式的不过五指之数。数据不会骗人。
肇庆农林牧渔产值刚破800亿,可农产品加工率仍比珠三角均值低18个百分点。
四会玉器街的雕刻师月入过万,可隔壁广宁的红木作坊还在为淘宝订单发愁。这种差距就像镇口新修的高速公路——看得见出口,找不到匝道。年轻人用脚投票最说明问题。
![]()
四会电子厂给出的6000元月薪,让怀集餐馆的招工启事显得苍白。但返乡创业的小林在抖音卖竹编的故事提醒人们:不是家乡没机会,是机会需要新玩法。他的直播间背后,连着三个村的编织作坊。
产业升级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瑞庆时代的储能电池生产线正在吞食荒坡,未来这里将聚集69家配套企业。可封开的石材厂主们还在观望:"环保设备投下去,订单从哪来?
![]()
"这种焦虑像乌云罩在不少传统企业头上。省里规划的"百千万工程"正在镇级落地。但村干部老周的话很实在:"招商引资不能光等馅饼,咱自己得先和好面。
"他指着村委会墙上的规划图,特色种养和光伏结合的试点项目已经划线。这种"土洋结合"的尝试,或许正是突围的关键。留白处藏着可能性。
当四会的铜材运往大湾区时,广宁的竹林里正试验碳汇交易。德庆的农机厂接到了越南询价单,怀集的预制菜车间飘来了咖喱香。这些碎片化的亮点,需要政策的针线来缝合。
![]()
发展从来不是齐步走。四会的冲刺证明产业转型可行,但五县的马拉松才刚过补给站。当沙糖桔变成气泡水,当毛竹编成国潮包,这场关于县域未来的实验才算真正破题。
您觉得,下一个爆发点会在哪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