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10月,淞沪会战进入最惨烈的阶段。当日军突破刘行防线后,大场成为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这座小镇的得失,将直接决定中国军队能否避免被分割包围的命运。
10月5日,日军第三师团联合新到的第101、第九师团,向蕴藻浜地区发起猛攻。20多公里的战线上,第77师、59师、96师及第六军教导旅的将士们展开了殊死抵抗。日军采用"轰炸-炮击-坦克冲锋"的三板斧战术,而中国军队则用重机枪顽强还击。但当日军92式步兵炮锁定机枪阵地后,国军的火力点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被摧毁。
![]()
在血的教训中,中国军人摸索出新的战术:日军炮击时隐蔽不动,待其步兵接近时突然跃出战壕展开白刃战。这种贴身肉搏让日军的火力优势无从发挥。被民族大义激发的中国士兵前赴后继,在蕴藻浜沿岸堆起了层层叠叠的尸体。日军第九师团荆泽步兵第七连队伤亡惨重,2556人中450人死亡、905人受伤,伤亡率高达53%。而第101师团的加纳连队几乎全军覆没,连队长加纳智雄阵亡,伤亡率远超日俄战争中"重创"的标准。
10月15日,桂军第四十八军和粤军第六十六军千里驰援上海。此时大场防线已岌岌可危。素有"钢军"之称的桂军和"铁军"粤军能否力挽狂澜?
![]()
战区决定实施反击:韦云淞第48军由北侯宅进攻,叶肇第66军攻杨家宅,夏楚中第98师取孙家头。然而日军集结第三、第九、第十三师团,配备700门大炮和150架轰炸机,火力优势太过悬殊。桂军战士虽英勇冲锋,但一天之内6个师就被打垮。白崇禧在指挥部痛哭失声,这些从广西远道而来的将士,将生命永远留在了上海。
唯一取得进展的是粤军第六十六军叶肇部,他们成功收复杨家宅阵地。但局部胜利无法扭转整体战局。21日,国军被迫全线转入防御。24日,在150架轰炸机和10余辆坦克的掩护下,日军攻陷大场。守军第十八师朱耀华将军在万余官兵牺牲后,举枪自戕未遂,落下终身残疾。
![]()
大场失守后,中央作战军陷入重围。为避免市区部队被全歼,88师524团第一营423名官兵奉命留守四行仓库。这支被外界称为"八百壮士"的孤军,在谢晋元中校带领下,用坚守向世界宣告:中国的抗争意志不可动摇。
从蕴藻浜到四行仓库,淞沪会战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中国军人的鲜血。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向世人证明: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但抗争的意志坚不可摧。这场战役不仅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民族精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