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红圈所发了年中奖,似乎市场信心又有所恢复,但只要有市场拓展需求的律师都知道,法律市场的难做,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原本对市场规律抱有幻想,认为服务质量在这里,整个行业对从业者应该对报价心里都有一杆秤,报价再低又能低到哪去?
但同行们旁行们的报价实在给我致命一击。
没办法,国内人工便宜,甚至有人认为,最次最次也能捞一堆大学生把交付做了,反正找不到实习工作的学生一抓一大把,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呀。
这些消极的迹象令我心惊,因为这实在是和日本九十年代太像了。
我一直把日本作为我们的测试先行服来观察,尤其是泡沫经济破灭的时期。
如果把1991年称作是日本“破灭纪元元年”,那么假设2020年是我们的元年,换算过来2025相当于日本的1996年。
那个时候热播的电视剧是木村拓哉主演的《悠长假期》,讲的是一个没有工作的钢琴师和同样失业的三十岁模特的爱情故事。
片中“就把这当作神赐予我们的悠长假期吧”成为那个时期一代日本年轻人的共鸣。
那个时候的日本人,以前辈为榜样,也想创立一番事业,但事实摆在面前:没有工作,极致内卷。
1996年,日本的劳动力人口达到顶峰,接近3/4,萧条的就业市场却无法吸纳这么多人。
为了争抢越来越缩水的资源,日本没有人敢休息,开始军备竞赛一样的内卷。
参加过高考的都知道,内卷没有意义。电影院前排的人先站起来,后排的人就必须站起来。电影还是那个电影,但每个人都更累了。
如此勤奋努力,日本有没有换来回报呢?
显然是没有的,日本进入了失落的三十年,丢掉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被中国赶超。
翻阅日本世纪之交的历史可知,日本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
和大多数人印象里的不同,日本其实曾经抓住过互联网的浪潮。
1996年,日本冒出成百上千的网站;
2000年,日本雅虎网站股价飞涨;
2000年,日本成立了第一家网络银行
听上去都非常先进高科技,是不是?
但却没有后劲了。
至今人们都无法很好地解释这一切,但我想说,就是一句话,
人的心气儿没了。
从1991年泡沫破灭,到2010年左右网络经济开始真正繁荣,互联网可以挣钱了。
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曾经想干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已经四五十岁了。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如果老天保佑,ai是下一次技术革命,
幸好,我们现在也抓住了机会,
但如果也要花这么长时间才能盈利,
我们能不能保持住这份心气心力?
会不会早就被极致的内卷压伤压怀压到心力交瘁?
我不知道,只能祈祷ai能涌现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再次引爆需求消费,带来新一波经济增长。
越快越好。
我真心不愿见到我们温柔地滑进“日本陷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