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已成不争事实,养老规划刻不容缓。
以中国老人“恋家”而言,城心养老更有烟火气息,更容易实现亲情聚合。基于对中国家庭养老需求的精准“把脉”,大家保险打造养老品牌“大家的家”,并于2019年率先提出“城心养老”模式,六年来持续迭代升级,为未来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路径。
近日,尚普咨询集团发布独立调研报告,正式评定“大家的家”作为“城心养老领创者”的市场地位,标志着“城心养老”模式在行业中率先站稳前沿阵地。
由开创者,到领创者,“大家的家”做对了什么?“城心养老”如何破解中国家庭养老困局?
从“开创者”到“领创者”
随着我国养老需求升级,市场对养老模式创新的呼声愈发强烈。在此背景下,大家保险“城心养老”模式历经六年发展,不仅实现为长者提供从标准化到定制化的更高品质服务,更通过“保险+养老”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成为行业新标杆。
近日,尚普咨询集团发布独立调研报告显示,认证大家保险旗下专业养老品牌“大家的家”为“城心养老领创者”。据了解,该认证是基于对模式开创性、服务创新性及行业影响力的综合评估,这也是中国养老行业首次由权威第三方认证标杆品牌。
何为“城心养老”?其最直观的特征,就是以位于城市核心区域、靠近医疗资源、生活氛围浓厚且交通条件优越的物业为基础,兼具便利性、专业性与人文关怀的养老服务。这一商业模式由大家保险于2019年提出。值得一提的是,继大家保险专业养老品牌“大家的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后,近日,大家保险“城心养老”商标注册成功,进一步筑牢大家保险的品牌资产。
从最早4城试水,到当前14城布局16家城心医养社区,大家保险城心医养社区均选址三甲医院3公里内,紧邻交通枢纽,实现“医疗资源即刻可达”与“子女探访一碗汤距离”的双重保障。通过“临近医疗,亲近子女,更近人间烟火”的服务设计,城心养老使长者在不脱离熟悉生活圈的前提下,获得专业照护与亲情陪伴。
大家保险“城心养老”模式探索的这六年,也正值行业政策的爆发期。例如,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业要做好“五篇大文章”,其中之一便是养老金融;2024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司撰文指出,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积极参与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通过“保险+养老社区”提供补充性养老服务,对基础养老服务体系形成有力支撑;2024年12月,央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晰中国式养老金融业务的推进框架。
站在新纪元开启的时点,保险机构如何推动中国式养老金融的创新与发展?
为更精准地“把脉”中国家庭养老需求,从2021年起,大家保险通过产学研合作,连续五年开展“中国家庭养老服务调查”,覆盖全国各省市上万家庭。
基于实践和不断更新的调研情况,2024年,大家的家推出“城心2.0”。与“城心1.0”相比,“城心2.0”的进阶之处是定制和整合。
“城心2.0”聚焦三大核心维度:将社区建筑与城市更新相结合,打造城市新地标;将养老服务由标准化向定制化升级,构建城心新医养;将金融保险与养老服务权益结合,升级为产品融合,实现不同城市、不同家庭对养老服务的精准响应,打通保险支付通道,引领养老新趋势。
可以说,从“1.0”到“2.0”,“城心养老+医养结合”模式显著提升了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已成为高品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样本。
破解中国家庭养老困局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首次突破3亿人,占总人口的22%。实际上,人口老龄化加速已是全社会的共识。早于15年前,险企布局养老社区的模式就已落地,目前保险系养老社区已超过70余家,早期阶段选址多在城郊。
作为专业机构,大家保险看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更深层次的供需结构问题,即传统郊区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人“不离烟火气、近医疗资源、便子女探望”的核心需求。
大家保险“城心养老”的服务理念,即是回应时代变迁与老龄化社会浪潮下有关家庭养老的时代命题。“我们知道,真正的放心是‘胸痛发作时,医院就在隔壁’。”“60岁,是第二人生的起点,热爱生活,不与时代脱节,不与家庭和子女脱节。”从用户的角度,“懂养老”就是“懂刚需、懂亲情、懂向往”。
“城心养老”能快速走向全国,也与其选择的资产模式有关。从各家险企成立的养老社区来看,主要分为重资产、轻资产和轻重结合三大类。早期,主要以自建型重资产模式为主,不仅耗资较大且回本周期长。近年,一些险企开始走轻资产或轻重结合的路径。
大家的家城心医养社区绝大部分选择了租赁的轻体量模式。“选择小切口、稳起步的方式,先通过实战优化再加快铺开。”大家保险相关负责人曾总结道。在整个管理运营周期,大家保险注重把物业、改造、运营一整套复合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并且在物业改造过程中,会及时开展相关的蓄客工作,以此压缩改造工期和运营周期。
实践数据显示,城心社区一张床位成本仅为重资产养老机构的一半,于客户而言节约了一半费用。同时,依托周边公立医院的资源体系而非自建医院,也是更经济的做法。
这些优势助力大家保险“城心养老”社区入住率持续保持在高位。从长远来看,一个养老社区的创新模式能否持续,关键因素之一是财务平衡,而能否实现财务平衡,就与入住率息息相关。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大家保险6家在营的城心医养社区综合入住率超80%;其中,北京朝阳、北京友谊、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区入住率均达到90%以上。截至2024年12月,高品质的服务收获客户超97%的好评率。
从“城心养老”到“城心享老”
轻资产模式下,要实现的是“重服务”。大家保险是“城心养老”的行业领创者,亦是养老服务标准的领创者:从城市坐标、地标升维再到服务的高标,为消费者提供更稀缺的养老资源,也为消费者带来更专业、更放心的养老解决方案。
“城心养老”通过构建场景、运营、生态三大服务体系,打造高品质服务场景、智慧化的运营和更懂养老的服务生态体验。
这些服务渗透进老人生活的点滴,十分直观地就能感受到。例如“大家的家”自建大家长者医疗服务中心,对接社区周边优质三甲医疗资源,为长者提供“疾病预防、常见病诊疗、慢病管理、医疗护理、急病救治、重症绿通”的全场景医疗服务。
在标准建立的过程中,“大家的家”在服务和业务方面也不断创新,根据老年人日趋多样化的需求,持续升级城心养老服务体系,将“养老”真正转化为“享老”,引领中国养老产业升级。
例如,护理方面融合大家保险全资持有的加拿大规模最大的连锁养老集团之一Retirement Concepts的运营服务体系,实现了从“外采”到自建、从初级到有所积累的渐变。此外,大家保险还在养老行业首创“养老空间实验室”,通过持续迭代适老化产品设计,满足长者从安全到宜居的居住需求。
养老生态的构建离不开大数据和AI技术的应用,大家保险全面推进运营管理数智化升级,打造智慧养老生态。例如,依托全域物联网平台,部署智能化设备持续动态追踪长者健康指标,通过智能响应机制实现异常预警与快速处置,结合数据分析定制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部署可视化信息大屏,将运营数据实时转化为多维度可视化图谱,辅助管理者精准调配资源、优化服务动线等。如此高效、精准的智慧运营旨在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
以用户体验为产品及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时根据用户反馈改进养老服务,也是大家保险的“城心模式”从1.0升级到2.0的重要一环。
用大家保险的话说,从行业端看,“懂养老”就是要“懂标准、懂生态、懂趋势”。
养老生态对其自身保险业务的“反哺”作用也显而易见。财报显示,2024年,大家保险实现经营质效与业务结构双提升,原保险保费收入1377亿元,连续三年站稳千亿元平台。大家人寿养老新单规模保费5年复合增长率达71%,贡献率从6.8%跃升至41.3%,累计积累养老权益客户23万人,展现出“保险+医康养”业务生态的强大生命力。
结 语
“养老”二字,在中国社会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及复杂的现实挑战,是一件复杂多元的大事。如今,“大家的家”城心医养社区正逐渐走向全国,成为保险参与养老市场的实战样本。从其社区超80%的综合入住率、对保险业务的持续赋能及公司稳健的财务可持续能力来看,“城心养老”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具有大家特色的商业养老金融发展道路,也为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