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房价永动机的终结时刻:斯坦定律如何撕开楼市遮羞布

0
分享至

斯坦定律的东方显影:东大房地产如何跌落"不可持续"悬崖?



赫伯特·斯坦1986年提出的警句——“如果一件事不能永远持续下去,它就会停下来” “If something cannot go on forever, it will stop.”——正精准剖开东大房地产的深层肌理。这位尼克松时期经济学家或许未料到,其针对美国赤字的警告,会成为解读东大楼市转型的核心框架。东大房地产用25年走完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扩张路,而斯坦定律正在验证:所有被惯性推着向前的趋势,终将被经济规律拉回地面。

三条“不可持续曲线”的临界点

东大房地产的“三高模式”(高周转、高杠杆、高价格)依赖三大支撑:人口红利带来的需求扩张、土地财政提供的资金循环、居民杠杆空间的持续释放。如今,这三条曲线均触达“不可持续”边界。



居民杠杆:从“加速器”到“绞索”2008年居民杠杆率仅18%,2024年已达62%,持平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前水平。更严峻的是结构问题:40个重点城房贷月供占可支配收入比突破42%,深圳、厦门等城市超55%。这意味着家庭每赚100元,55元需用于还贷,消费与再投资能力被严重挤压。当“买房=财富增值”的信仰被“二手房挂牌量激增难成交”的现实打破(14城挂牌量超450万套,部分房源降价30%仍无人问津),当“买涨不买跌”的预期逆转,杠杆就从“资产加速器”变成了“风险绞索”。



人口结构:需求曲线的永久左移房地产本质是“人口生意”,而人口趋势的不可逆性最符合斯坦定律。2024年出生人口跌破900万,2023年常住人口净减少85万,更关键的是“购房主力坍塌”:25-39岁人群将在2027年达峰后,每年减少600万。这不是短期波动,而是长达数十年的趋势。需求性质亦从“结婚购房、进城落户”的刚性需求,转为高度依赖收入预期的“改善型”需求。当人口红利变为“人口负债”,房地产的需求底盘已被重构。



土地财政:从“资金池”到“缺口黑洞”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曾是楼市扩张的“隐形引擎”,如今却成最典型“不可持续趋势”。2021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广义财政收入的37%,2024年降至19%,2025年上半年再降34%。中西部部分地市财政自给率跌至30%以下,连基本公共服务都需依赖转移支付。土地财政的坍塌打破了“卖地-基建-房价上涨-再卖地”的循环闭环。过去,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抵押融资推动基建,基建又带动房价上涨;如今土地流拍增多,基建资金链收紧,房价上涨预期瓦解,这个曾经自我强化的循环正在反向自我弱化。



“停止”的非对称形态:结构断裂式调整

市场纠结“房价是否暴跌”,却忽略斯坦定律的核心:“停止”从非简单的“归零”,而是“不可持续趋势以最脆弱方式断裂”。东大楼市的“停止”正以三种非对称形态呈现。

交易端:流动性真空取代过剩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8.2万亿元的峰值,2025年上半年已回落至4.42万亿元。这不是“需求减少”,而是“交易信仰崩塌”。14城二手房挂牌量超450万套,月成交量不足挂牌量5%,部分房源降价30%仍难成交。“买涨不买跌”的预期逆转,当购房者意识到“房价不会永远涨”,让市场从“供不应求”瞬间切换至“流动性枯竭”。



空间端:普涨终结与极端分化斯坦定律的“非对称”在区域分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线核心地段(如北京海淀、上海浦东)因人口流入与资源稀缺,房价仍具韧性(跌幅不足5%);三四线城市则现“僵尸市场”(某中部地级市新房库存去化周期达34个月,开发商停建、中介关门)。这种分化不是短期现象,而是“人口流动+资源集聚”的必然结果:全国性扩张停止后,需求向少数有支撑力的区域收缩。

主体端:全链条扩张的局部坍塌开发商、地方政府、居民三大主体正经历不同程度的“趋势终结”:TOP50房企中18家债务违约,“高周转”模式因融资断裂难以为继;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依赖”转向“特殊再融资债续命”,但信用利差扩大至260bp,融资成本上升;居民则从“加杠杆买房”转向“提前还贷”(2025年6月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降11.4%)。这不是单一环节的问题,而是整个扩张链条的惯性触达边界。



政策“滑翔伞”:缓冲坠落,难改方向

面对趋势调整,政策从未停止尝试。2025年上半年170个地市出台340条“稳楼市”政策(降利率、发消费券、回购土地等),本质是在趋势停止前主动调整以降低冲击。但效果印证斯坦定律的另一层含义:政策能改变“着陆姿势”,却无法取消“着陆”。

需求端政策(如40城首套利率降至LPR-45bp、深圳公积金付首付)因居民杠杆率已高而显疲态;供给端政策(如“保交楼”专项借款)虽防风险却难改趋势;制度端改革(如“现房销售试点”“房改新政”)试图用“保障房+商品房双轨制”重构市场,但地方财政紧张与人口流出地库存高企导致“资源错配”。这恰如斯坦定律对政策的启示:主动改革的价值是让“停止”更平稳,而非逆转趋势。



终局推演:三种路径,一个终点

斯坦定律不预测“何时停止”,但明确“停止后的方向”。东大房地产调整终将指向一个终点:房价收入比、租金回报率、居民杠杆率重新匹配。未来五年可能的三种路径,本质是“代价分摊”的不同选择。

1. 日本式长痛(概率40%)名义房价阴跌10年,实际通过通胀每年降2%;银行展期、债转股隐藏坏账;居民资产回报率长期低于1%。代价由全体居民通过“资产缩水”承担。

2. 美国式出清(概率35%)2026-2027年高杠杆房企批量破产,不良资产被AMC折价30%-50%收购;房价一次性回调25%-30%,租金回报率回归3%-4%。代价由开发商、债权人承担,短期冲击大但长期更健康。

3. 东大版折中(概率25%)中央发行特别国债设“国家住房银行”,折价收购存量房转保障房;地方通过“房产税+公共服务收费”替代土地财政;房价名义横盘5年,实际通过通胀消化泡沫。代价由中央财政与全社会共同承担。

无论路径如何,房地产终将从“经济增长引擎”回归“民生载体”,从“投资品”回归“消费品”。



结语:向常识回归,新叙事的起点

东大房地产的调整是一场“向常识的回归”。斯坦定律的力量不在于预测未来,而在于提醒我们:所有违背常识的趋势终会被拉回正轨。当“永远上涨”的幻觉破灭,房地产不再绑架经济增长,消费、科技、制造业才能获得真正资源;地方财政摆脱土地依赖,公共服务才能更公平;居民不再将所有财富押给房产,生活才能更有韧性。

赫伯特·斯坦说:“不可持续的政策终将终结。”对东大房地产而言,这个“终结”不是末日,而是新叙事的开始。当斯坦定律的“万有引力”生效,那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房地产时代,才真正具备了落地的土壤。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上飞机,看到自己位置上坐着个大妈,我默默掏出购票截图

刚上飞机,看到自己位置上坐着个大妈,我默默掏出购票截图

小秋情感说
2025-11-19 13:52:40
女神刘亦菲字迹

女神刘亦菲字迹

微微热评
2025-11-18 15:34:34
沈伯洋逃出台湾,国民党拒绝救人,郑丽文已通告全岛,蒋万安笑了

沈伯洋逃出台湾,国民党拒绝救人,郑丽文已通告全岛,蒋万安笑了

漫步独行侠
2025-11-18 11:09:38
16分+场均10分!湖人前锋稳健输出 600万签他超值

16分+场均10分!湖人前锋稳健输出 600万签他超值

胖子喷球
2025-11-19 14:35:13
美国专家评估福建号电磁弹射器性能,严重误判可以上教科书了

美国专家评估福建号电磁弹射器性能,严重误判可以上教科书了

包明说
2025-11-19 09:08:09
辽篮新赛季12人大名单浮出水面!11人基本确定 三人争一位置

辽篮新赛季12人大名单浮出水面!11人基本确定 三人争一位置

胖子喷球
2025-11-19 11:54:27
江苏升温时间定了!

江苏升温时间定了!

江南晚报
2025-11-19 11:26:28
56岁工地大爷坦言:跳了三个月交谊舞,才明白那些女人的真正意图

56岁工地大爷坦言:跳了三个月交谊舞,才明白那些女人的真正意图

施工员小天哥
2025-11-19 14:24:28
安切洛蒂第一刺客,他是巴西准太子?

安切洛蒂第一刺客,他是巴西准太子?

西哇体育
2025-11-19 15:28:22
“冷美人”退赛后开启首场直播,病房内洗头引十多万网友围观

“冷美人”退赛后开启首场直播,病房内洗头引十多万网友围观

极目新闻
2025-11-18 23:39:18
白百何携两子亮相!17岁长子神似前夫陈羽凡,二儿子刚满5岁!

白百何携两子亮相!17岁长子神似前夫陈羽凡,二儿子刚满5岁!

小椰的奶奶
2025-11-17 09:05:22
侯友宜,或许会是被郑丽文收拾最惨的一位

侯友宜,或许会是被郑丽文收拾最惨的一位

元宝课堂
2025-11-19 13:34:14
巨大耻辱!白瞎5亿欧豪阵,瑞典6轮0胜垫底,1.4亿水货巨星4场0球

巨大耻辱!白瞎5亿欧豪阵,瑞典6轮0胜垫底,1.4亿水货巨星4场0球

风过乡
2025-11-19 07:47:44
陈伟霆妈妈飞北京看孙子!何穗穿情侣装迎婆婆,首晒产后美照惊艳

陈伟霆妈妈飞北京看孙子!何穗穿情侣装迎婆婆,首晒产后美照惊艳

艳姐的搞笑视频
2025-11-17 20:28:31
双向奔赴!普京承诺中国公民赴俄免签快生效了!

双向奔赴!普京承诺中国公民赴俄免签快生效了!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9 11:56:03
前防长涉腐拒回国?乌相关机构连忙否认

前防长涉腐拒回国?乌相关机构连忙否认

参考消息
2025-11-18 14:05:06
宣告退役14年后,张怡宁再破天花板,让整个乒乓球界“沉默”了

宣告退役14年后,张怡宁再破天花板,让整个乒乓球界“沉默”了

孤傲何妨初
2025-11-08 08:59:15
挖出戴手铐的女遗骨,鉴定后确定,她就是中央苦苦寻找的人!

挖出戴手铐的女遗骨,鉴定后确定,她就是中央苦苦寻找的人!

老呶侃史
2025-11-16 18:45:42
冬季,少吃红薯南瓜常吃它,一暖身驱寒,二健脾益胃,三散结消肿

冬季,少吃红薯南瓜常吃它,一暖身驱寒,二健脾益胃,三散结消肿

江江食研社
2025-11-19 12:30:09
江苏科技大学郭伟事件,证明那些干活的研究生都没说谎

江苏科技大学郭伟事件,证明那些干活的研究生都没说谎

林中木白
2025-11-19 13:31:28
2025-11-19 16:12:49
科技与文明 incentive-icons
科技与文明
关于科学,关于科技,关于人文,关于文明,关于社科,关于哲学,关于经济,关于我们的一切
305文章数 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头条要闻

男子吐槽乱插队被80多岁老人打伤 对方喊话"谁敢拦我"

头条要闻

男子吐槽乱插队被80多岁老人打伤 对方喊话"谁敢拦我"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游戏
数码
手机
亲子
房产

KK官方对战平台StarsWar12线下赛圆满结束,传奇不老,战魂不灭!

数码要闻

闪存全面大幅涨价 最高涨幅达38.46%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X7折叠屏手机今日开启预订:搭载麒麟9030芯片

亲子要闻

韩国奶爸带双胞胎萌娃体验80年代的韩国生活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