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电商企业接到税务局通知,要求提供往期经营资料。根据2025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国令第810号),
![]()
若企业实际有收入却隐瞒,平台数据与申报信息一旦“打架”,稽查可能随之而来!
01零申报≠不申报
零申报是指企业在纳税申报所属期内没有发生应税收入,当期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真实申报数据全部为0的情况下进行的税务申报行为。但许多企业对零申报存在严重误解,以为"不做账=零申报"或"无开票=零申报",这完全是错误的认知。
根据2025年税务部门最新规定,企业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同时满足时,才能进行零申报:
- 增值税零申报标准:
- 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收入为0
- 一般纳税人:当期无销项税额,且无进项税额
- 企业所得税零申报标准:
- 纳税人当期未经营,收入/成本均为0
- 其他税种零申报标准:
- 计税依据为0时
简单来说:只有在纳税申报所属期内,企业的收入、成本和费用均为0,才能进行零申报。如果企业有实际经营行为(如支付工资、发生费用、采购原材料等),即使没有收入,也不能进行零申报。
温馨提示:更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税负重的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
02电商行业“地震”
2025年6月实施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国务院令第810号)彻底改变了电商企业的税务环境。新规要求:
- 平台企业必须报送的数据:
- 平台内经营者身份信息(包括未办执照的个体)
- 上季度收入信息(含收入总额、退款金额、收入净额)
- 交易订单数量
- 网络主播及合作方收入信息
- 报送时间要求:
- 现有平台企业需在2025年7月1-30日完成首次基本信息报送
- 2025年10月1-31日首次报送经营者身份信息和收入数据
- 之后每季度终了次月内报送
- 违规后果严重:
- 未按期报送:处2万-10万元罚款
- 情节严重: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50万元罚款
这意味着什么?
- 平台数据与税务系统直连,企业真实销售额一目了然
- 若平台报送100万销售额,企业只申报10万,系统将自动触发稽查预警
- 过去通过个人账户收款、不做账零申报的方式完全失效
典型案例:某电商企业在平台年销售额1000万元,但长期零申报。新规实施后,平台将其销售数据报送税务局,企业不仅需补缴税款,还被处以0.5倍罚款,总计补税罚款超300万元。
03电商企业合规指南
面对严峻的税务监管环境,电商企业必须及时调整税务策略。以下是不同主体类型的合规申报方案:
(一)个体工商户税务处理
- 增值税:
- 季度销售额≤30万:免税
- 年销售额≤500万:小规模纳税人,按1%计税
- 年销售额>500万:一般纳税人,按13%计税
- 个人所得税:
- 经营所得,税率5%-35%
- 税收优惠:2027年12月31日前,对年应纳税所得额200万以下的部分,减半征收个税
(二)有限公司税务处理
- 增值税:同个体户标准
- 企业所得税:
- 年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实际税负5%
- 年应纳税所得额>300万:按税率25%计税
- 小型微利企业:
- 园区核定征收: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对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应纳税额的企业,采用核定征收。综合税负1-1.5%,政策详情请联系小编。
(三)三大合规策略
- 主体优化策略:
- 小额经营:选择个体工商户,享受个税减半优惠
- 规模经营:选择有限公司,申请小型微利企业优惠
- 园区政策(适合年销500万以上企业):
- 在园区注册分公司、子公司或新设主体,享受奖补或申请所得税核定
- 必须确保业务真实、四流合一(合同、资金、发票、物流/业务流)
- 数据匹配策略:
- 申报收入必须与平台报送数据一致
- 保留完整业务凭证(订单、物流、支付记录等)
- 避免大额个人账户收款
风险提示:选择税收园区时,务必确认政策稳定性(最好选择已运行7年以上的园区),并签订书面协议,避免口头承诺。详情联系小编。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