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祖坟,不能拆!”贵州某村一族长在别人家门口建起一座空坟,一堵就是12年。被堵家属投诉上告多年无果,近期事件终于有了进展,勉强解决了,网友直呼:奇葩!
![]()
2013年开春,贵州某村陶家老宅侧门前,突然闹腾起来。
杨姓族长领着几十号村民,扛着锄头铁锹就围了上来。
阵仗不小,说是要“寻祖归宗”——五百年前的杨氏祖先,就埋在这块陶家门前的地里,得迁回去。
陶家人全懵了。
“这地我们住了几十年,房子是祖上传下来的老宅子,咋就成了你家的祖坟?”陶某当时就急了,冲着人群喊,可没人理会。
村民们二话不说,抡起锄头就开挖。
尘土飞扬,足足刨了三个月。
结果连块像样的骨头渣子都没见着。
最后,他们硬是在原地垒起了一座光秃秃的坟包,正正好堵死了陶家的侧门。
这坟,是座空坟。
可它带来的麻烦,实实在在。
从那天起,陶家人的日子彻底变了样。编辑搜图
八十岁的陶老爷子,出门买个菜,得颤巍巍地翻过那个碍眼的坟包。
六岁的小孙子去上学,书包一颠一颠,也得踩着坟头土走过去。
陶某记得清楚,那年冬天特别冷,老爷子翻坟时脚下打滑,连着摔了三跤,膝盖磕得又青又紫,好几天没法下地。
“看着心疼,憋屈!”陶某回忆道,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们不是没想过办法。
村里、街道办、甚至更上面的部门,陶家人前前后后跑了不下三十趟。
每一次,得到的答复都像商量好了似的:“这是人家祖坟,动不得。”
陶某想不通,这明明是他家门前的地,住了几代人,咋凭空就冒出个五百年前的“祖宗”?
后来才听说,杨族长翻过族谱,咬定这块地是明朝成化年间杨氏先祖的埋骨之地。编辑搜图
按他的说法,把祖坟迁回“故地”,能护佑家族风水。
更早之前,2011年,杨族长就曾在陶家的菜地上种过杨梅树,说是风水树。
陶家人觉得莫名其妙,把树拔了。
![]()
这事,可能就结下了梁子。
奈何杨族长在当地颇有威望,陶家势单力薄,投诉、上告,声音都像石沉大海。
这座空坟,像个巨大的疮疤,死死堵在陶家门口,也堵在陶家人心上,一堵就是整整十二年。
日子在憋屈和徒劳的奔走中流逝。
转机出现在今年六月。
县里信访局牵头,司法局、民政局、街道办、村委会,几家单位坐在一起,商量了足足七天。
最后,拿出了一个让外人听了直摇头的方案:村委会出十八万四千八百块钱,把陶家这座老宅子买下来。编辑搜图
![]()
条件是:拆屋,把地还原成农田。那座堵门的空坟,跟着一起清走。
地,陶家可以继续种,但再不能盖新房。
签协议那天,陶某蹲在老宅的门槛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抽掉了半包。
他盯着斑驳的土墙,仿佛看见爷爷当年一砖一瓦垒起这房子的身影。
墙皮脱落的地方,还隐约露着他小时候得的三好学生奖状的红边。
“这是我爷爷的根啊,”他声音有点哑,“墙上的奖状,还是我念小学时贴的。”烟雾缭绕中,是浓浓的不舍。
可看着屋里年迈的父母,走路都费劲了,还得天天翻那坟包,他狠狠心,签了字。编辑搜图
“爹妈身子骨,真等不起了。”搬,成了唯一的选择。
消息传开,网上议论纷纷。
这样的矛盾化解方法,网友直呼奇葩!
不少声音透着不解和愤怒:“在人家门口砌个空坟,十几年不挪窝,最后竟是公家掏钱买下房子了事?这算哪门子道理?”
![]()
“法理在哪儿呢?早干嘛去了?”更有人直言,这事暴露了地方上对一些宗族势 li的无力感,以及基层治理的某种尴尬。
这件事看似解决了,实则留下诸多思考。
破除宗族恶shi力和陈规陋习刻不容缓,相关部门应加强普法,提升治理能力,不能让类似的荒唐事再发生。
不能因所谓的宗族威望、旧有观念就忽视群众合法权益。
要让法治的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让民众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生活,别再让百姓为不合理之事憋屈多年,真正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素材来源:大风新闻《大风追踪 | “老祖空坟堵门12年”矛盾终化解:村委会18.48万元买老屋,将拆除还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