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屑散乱的课桌前,一个小女孩举着自制的“桌面扫地机器人”兴奋欢呼:“妈妈你看,比抹布好用多啦!”——这是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附属小学劳动教育中的一幕。近日,该校一二年级学生用一场跨学科实践大比拼,让知识从课本走进了生活:一年级的“家务小能手”们改造工具、发豆芽、创作食材画;二年级的“博物馆探秘者”则用创意解说、邮票设计让千年文物“活”了起来。
01
一年级劳动课:
从“做家务”到“搞创作”
“写完作业桌子总擦不干净”,这是很多孩子都会遇到的小麻烦。但在一年级“我是家务小能手”活动里,这成了孩子们的“研究课题”。有个小姑娘拉着妈妈一起琢磨,用纸板、吸管和小盒子做了个“桌面扫地机器人”,推一推,散落的橡皮渣就乖乖“钻”进盒子里。“妈妈你看,比抹布好用多啦!”她举着自己的“发明”,眼睛亮闪闪的。
还有孩子想到了向 AI 求助。“扫把太大,不方便清洁角落,请问怎么样可以自制一个便于清洁角落的劳动工具呢?”对着智能音箱说出问题后,他们根据AI推荐的方案,用旧布条做了“迷你拖把”,用塑料网改了“小扫把”。这些看起来简单的小改造,藏着孩子们的思考:怎么让工具更顺手?哪些材料家里能找到?劳动不再是“按吩咐做事”,而成了“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劳动还成了跨学科的“游乐场”。发豆芽时,孩子们既要像科学家那样记生长日记 ——“第3天,豆芽长到2厘米了”,又要像艺术家那样给豆芽画“肖像”,还要用拼音写下观察心得:“今天豆芽‘脱衣服’了(指脱皮)”。就连摆菜品也成了创意秀:有的孩子摆出了一只灵动的兔子、有的孩子摆出一棵茂盛的大树、有的孩子摆出了一幅夏日草原花草盛开的美景图。
班级劳动成果展上,墙上贴满劳动照片,桌上摆着豆芽记录册和自制工具。一个男孩摸着自己做的“迷你拖把”说:“原来干活不光要用力气,还要动脑子。”这正是劳动课的意义——不仅教会孩子做事,更让他们明白“遇到问题,自己能想办法”。
02
二年级博物馆行:
从“看展品”到“懂文化”
“古代人没有计算器,怎么算算术?”在二年级“探秘博物馆”活动里,孩子们带着这样的好奇,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他们先在课堂上研究算筹——看视频了解古人怎么用小棒计数,用火柴棍模仿摆数,还得给同学讲清楚“为什么横摆代表1-5,竖摆代表6-9”,把数学知识和语言表达练得一样溜。
去博物馆前,孩子们先当“小规划师”。查太原市博物馆的地址,算坐公交车要多久,再把路线画成彩色的“旅行小报”。分组时,有人负责查文物资料,有人画地图,有人写“参观公约”——“不能用手摸展品”“说话要小声”,这些规则都是他们自己讨论出来的。
到了博物馆,孩子们的“研究”更认真了。对着晋侯鸟尊的展柜,有人记特征:“有鸟的头,象的鼻子”;有人拍展品说明牌,把不懂的问题记在本子上:“为什么尾巴是卷起来的?”回去后,这些问题成了家庭讨论的话题,有的家长还翻出历史绘本,和孩子一起找答案。
最有意思的是“让文物活起来”的环节。有人当讲解员,拿着手绘的鸟尊图,把“祭祀礼器”的用途编成小故事;有人和家长演情景剧,用对话还原“古人用鸟尊祭祀的场景”;还有人设计文物邮票,把鸟尊的象鼻、鸟尾画下来,旁边写上“西周时期”。他们录制的展品介绍视频,还被博物馆工作人员点赞:“观察得比大人还仔细!”
制作邮票时,孩子们专挑展品最有特点的部分画——晋侯鸟尊的卷曲尾巴、青铜器上的花纹,再配上自己觉得合适的颜色。有个孩子还在邮票角落画了个小问号:“它是怎么被做出来的?”这份好奇,正是文化传承的开始。
03
把课堂搬进生活:
“双减”后的成长新模样
这场实践教育如同一座桥梁,将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紧密相连。一年级的劳动让孩子在生活中读懂“责任”与“创造”,二年级的探秘让他们在历史中触摸“文化”与“传承”。当作业负担减轻,学习兴趣如泉水涌流——劳动时的汗珠闪耀成长光芒,探寻展品时的眼神充满求知渴望。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附属小学用生动实践证明:当知识走出课本,当成长融入生活,核心素养的培育便会水到渠成,文化的传承也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未来,学校将继续深耕实践教育,让每个孩子收获更丰盈的成长。
总策划:花都一人
包装:贺晨 排版:贺晨
美编:刘静文 责编:张敏
协同互推共建媒体:网易山西科教频道 / 山西科技报/科学导报现代教育
自媒体号:人民号 / 今日头条号 / 网易号 / 搜狐号 / 腾讯号 / 凤凰号 / 爱奇艺号 / 蚁搜山西抖音号 / 新浪微博等
技术支持:山西立媒报业有限公司 / 山西蚁搜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 山西先锋赞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