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需求不足,也可以简单地说是消费不足,银行里却趴着巨量的个人存款,高达160万亿,超过了全年GDP的总和,世界第一。
有人说这么多的钱,主要集中在富人手中,富人有钱而消费有限,穷人想消费却又没钱,所以消费上不来;这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解释不了企业利润在下降,富人在减少,中等收入群体在返贫,为什么个人存款还在飞快的地增加;按金葵花的持有数,定义富人的占比,并不准确,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存款是在中等收入群体和老年人手中。2025年前五个月全国个人存款又增加了8.3万亿元,理论上把这8.3万亿全部用于消费,消费者价格指数将上涨6.59%,而1-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了0.1%,这样的推定当然不科学,但可以说明,消费者价格指数上不去也刺激不起来,不是社会真缺钱,也不完全是两极分化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日常性消费不存在刺激的问题,而真正的大消费遭遇到了资产荒。
这么说吧,日常性消费穷也好、富也罢,是一个相对常数,刺激不刺激变化都有限,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不会大起大落,而房地产这样的大消费极具爆发力,房地产依然处于下降通道,消费指数当然上不来,尽管节假日各地景区人山人海,说到底是人们消费感受上的“幸存者偏差”,景区的人山人海抵不过售楼处的灯火辉煌。
现在学界有一种流行说法,股市与楼市拉不起来,不但消费拉不起来,整体经济也不会好;这其实谈得是果,不是因,而且很矛盾;楼市拉不起来,经济的确不会太好,但楼市强拉起来也可能会叠加更大的风险。
房地产是以财政收入即土地出让收入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土地财产,市场供应端被计划,失去了预期,进入资产荒,并带动几十个相关行业下行,这种背景下,又如何把楼市拉起来,还是要顺势而为,避免引起更大的风险。
这才是中国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