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说,库迪为啥非得打价格战呢?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这几十年里,靠烧钱来扩大规模的例子那可太多了去了。像路正亚搞的神舟租车,还有早期的瑞幸,走的都是烧钱扩大规模然后上市的路子。
我看这大概就是陆正耀给库迪规划的战略方向。不得不承认,陆正耀的融资能力是真强,库迪现在能有这么大的规模,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烧钱烧出来的。听说有个瑞士的前高管透露,库迪的个人投资者里,超过5000万的至少有4个。
好多投资者愿意相信陆正耀,为啥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瑞幸的商业模式被证明是成功的。要说懂瑞幸,全中国没人比陆正耀更懂了,他也是最有本事把瑞幸那套模式复制过来的人。他和他的团队对瑞幸那可是了解得透透的。
大家最关心的,不就是自己的商业模式能不能给投资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回报嘛。不过呢,瑞幸今天能成功,可不是光靠烧钱扩大规模,靠的是数字化精细运营、产品创新,还有品牌方面的策略,之前瑞幸的CEO也提到过这些。
瑞幸刚开始做咖啡的时候,就很有互联网思维,在开第一家店之前,就请了几百个工程师来搭建信息系统。库迪的创始团队对瑞幸在供应链和数字化方面的做法门儿清。从一开始,库迪商家版的后台就和瑞幸特别像,不管是账户收支、盈利测算,还是销售分析、小时进单量,数据都清楚得很。所以啊,库迪在数字化方面,其实不比瑞幸差。
但库迪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加盟商老是吐槽它的产品不行,一直都没推出像瑞幸深夜拿铁那样的爆款。其实库迪不是没能力推新品,而是有顾虑。它怕新品不成功,又怕新品太成功。为啥呢?
因为库迪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供应商和瑞幸有很多重叠,这样一来,瑞幸要是要求供应商二选一,库迪就麻烦了。要是库迪有个产品突然爆火,瑞幸跑去上游把供应商截胡了,库迪可就惨了。在这种心态下,库迪很难出爆款,可没有爆款,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加盟商,毕竟只有爆款才能吸引更多人来买,增加销量啊。
这么看来,库迪要是想超过瑞幸,在数字化、供应链和产品力方面都没什么优势,可能唯一的机会就在它的加盟模式上了。以前创业的时候,流行的是靠美元基金支持的直营模式,利益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可库迪做起来的这个时代不一样了,一上来就是加盟的众筹模式,大家一起赚钱,这种模式更灵活,也更有韧性。
这么分析下来,库迪把自己和加盟商的利益紧紧绑在一起,还真是挺聪明的。未来这场咖啡大战到底会怎么发展呢?等补贴的热潮过去,留下的到底是健康的商业模式,还是又一个靠烧钱换来的增长神话,咱们就等着瞧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