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4岁青年学者遗作出版,“一个喜欢读书、想把学问做得好的人”

0
分享至


岳峰(1990—2024)

2024年4月17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发布消息,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胡岳峰老师不幸因意外于4月15日离世,年仅34岁。

胡岳峰老师生前曾先后求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以降的社会经济史、清代货币制度史。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博期间,胡岳峰曾在华东师大图书馆发布的“2018年师大阅读力”榜单中以一年5983册的借阅量傲居榜首,引起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本号之前也发过文章:)

胡岳峰在采访中谈到自己对书的感情以及他的学术情怀:

其实不论是借书、看书、买书还是屯书,最主要只是因为我喜欢与书为伴,毕竟与书为伴比与人为伴要纯粹简单。

一个喜欢读书、想把学问做得好的人,离不开好的大环境。

今年7月,胡岳峰老师遗作《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该书是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是他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多年研究的成果,记录了他学术成长的足迹。胡岳峰硕士和博士阶段的指导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昶为其遗作作序,在文中提到:


作为一名教师,为自己学生的著作写序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和自豪的事。但是,这一次为胡岳峰博士的著作写序,我的心情却非常沉重,因为这是他的一部遗著。另一方面,我又为这部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著作的出版感到欣慰,这是他贡献给学术界的一份厚重的成果……

为了重建这个清代各省银钱比价的历年数据系列,岳峰搜集和建立了一个数百万字的原始数据库。如此庞大的数据库当然是70余万字的著作无法容纳的,但我非常希望它以后能够被整理出来,开放给学界使用。

下附该书简介及刘昶教授序言。


《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

作者: 胡岳峰

出版社: 大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7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一部深入剖析清代货币流通和经济运行的学术著作。全书从银价、钱价和银钱比价的概念出发,系统梳理了清代银钱比价的历史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银钱比价非某单一价格种类,而是“双轨—多轨”的价格体系。基于海量史料,作者重绘了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以银钱比价为切口,书中还着重探讨了银钱比价形成的复杂机制、比价波动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官民双方的应对策略,深刻揭示了清代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复杂互动。

- 作者简介 -

胡岳峰(1990—2024),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青年历史学者,主要从事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他治学勤勉、扎实,在细致爬梳官方文献的同时,广泛搜求方志、笔记乃至日记、书信、账册等第一手史料,以一人之力编制庞大的清代货币史数据库。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银钱平行”与“银铜并行”清前期货币制度的理念与实践(1644—1795)》、博士学位论文《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1644—1911)》。

-序 -

文 | 刘昶

作为一 名 教师,为自己学生的著作写序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和自豪的事 。 但是 ,这一次为胡岳峰博士的著作写序我的心情却非常沉重,因为这是他的一部遗著。另一方面,我又为这部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著作的出版感到欣慰,这是他贡献给学术界的一份厚重的成果。

胡岳峰的著作《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是在他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而他的博士论文是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多年研究的成果,记录了他学术成长的足迹。

作为他硕士和博士阶段的指导老师,我对他的学术成长非常了解。岳峰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历史系,在那里,他接受了扎实系统的史学训练。他的本科论文讨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自己家乡浙江建德的农田水利建设,在大量查阅档案和报刊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了十多万字,这充分展现了他的学习潜力。

2012年,他通过浙江大学的推荐免试(免入学书面考试)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在入学面试时,他可能是有些紧张,表现得不是很出色,加面试的老师是否录取他有些争议。我因为看过他的申请材料,觉得他是一个可造之材,就把他招收到自己名下。

入学以后,岳峰很快便脱颖而出,他好学深思,涉猎广泛,读书做学问喜欢穷根究底,有非常高的悟性。在研讨班上,他的发言讨论从不人云亦云,总是有自己独到的心得和见解,并善于从大家习以为常、不加思索的地方发现问题。在研一年级第二学期,他在我的“中国近代经济与社会”研讨班上写了一篇《十八世纪帝制中国》的读书报告,这是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十八世纪中国研究的综述,并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想法和观点,完全达到了发表的水平。我读了以后,建议他做些修改,并将台湾学者林满红关于清代货币和经世思想的研究也考虑进去,然后拿去投稿发表。

过了一两个月后,他来和我讨论,我发现他竟然已经阅读了大量关于清代货币研究的论著,以及清代经世学者关于经济和货币问题的论争,并且他希望把这个作为硕士论文的选题。这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清代货币史是一个非常专深的领域,一般学者都不敢轻易涉足,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是难以有所收获的。所以我建议他对这一选题先做进一步了解,不必匆忙做决定。

从研二开始,他就扎进了这个领域,阅读了大量一手资料和二手论著,在此基础上于研三完成了硕士论文——《“银钱平行”与“银铜并行”:清前期货币制度的理念与实践(1644—1795)》。论文共20多万字,它不仅对既有清代货币史的研究做了非常详细到位的综述,并且对清代前期货币制度的政策设计和货币的实际运行做了细致的梳理和充分的讨论。论文认为,清代货币制度是一种“以银(白银银两)铜(铜钱)并行为代表的向近代白银核心型体系转变而不得的银铜复合本位制度”。除了关于货币本位问题和清代货币思想的精彩讨论外,论文的突出贡献还在于指出了货币制度之实际运行中面临的市场的时空分割。

与大多数前人的讨论所假设的不同,他的论文通过对货币在地方市场的流通使用情况和货币的“毛细管作用”的分析,指出至少在十九世纪以前货币发行和流通受到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多重因素的分割,而这种分割加上当时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并存,是造成货币政策设计与实际运行脱节的重要乃至主要原因。论文得到学位评议和答辩专家的一致好评。


硕士毕业后,岳峰继续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他以“清代银钱比价”为博士论文研究的课题,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清代货币资料,从官方档案到民间文书、个人记述,并按照年份和不同的省份重建了整个清代银钱比价的尽可能完整系统的数据系列。

在此之前,前辈学者只搜集整理了部分的银钱比价资料,做了清代个别时段、个别省份的银钱比价系列,还没有哪个学者个人或学术机构做过这样的系统完整的工作。这是一件工作量巨大,且繁复琐细的工程。而岳峰仅凭一己之力,毅然挑战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在读博的几年时间里他整天泡在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学校图书馆好几年的借阅统计都显示他借阅的图书数量高居榜首,远远高出其他同学的借阅量。校报的记者还专门采访报道了他的学习情况。在这个资料工作的基础上,岳峰对整个清代各省银钱比价的逐年波动情况及其原因,以及这些对清代财政和经济的影响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是他博士论文的主体,也是这本即将出版的专著的主要内容。

岳峰的这部专著共有70余万字,除绪论和结语外,全书共八章,可分为两个部分。前面四章是对清代银钱比价的一个数据研究和各省历年比价数据的重建,而后四章则是对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的原因、造成的影响及社会各方对波动的应对等方面的质性研究。这两个部分其实分开来各自单独就是一篇博士论文的题目和容量。

前面讲过,在此之前,还没有人对清代银钱比价做过完整系统的数据系列,因为这项工作的难度实在太大,而岳峰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作。他重建了有清一代从1644年到1911年逐年各省(十八行省加京师)的银钱比价数据系列。

一开始,岳峰是想以府为地理单位、以月为时间单位来重建清代银钱比价的数据系列的,不过这个工作量实在超出了个人的极限,更主要的是没有充分的史料支持。所以他选择退而求其次,以省为地理单位、以年为时间单位来做这项工作。

即便这样,受史料限制,这个数据系列还是有不少年份和省份的空缺,特别是在清前期。但这已是目前为止我们所能有的最为完整和全面的清代银钱比价数据系列了。它把前人所做的工作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书中“表56 清代银钱比价分省数据(一)”和“表57 清代银钱比价分省数据(二)”就是这个银钱比价系列,它列出了各省逐年的银钱比价。这两张表中每个年均省均比价数据背后都有数个、数十个甚至更多的地方原始数值为支撑。岳峰在第三章中专门讨论和说明了这张表中的每个数据是如何提炼和整合出来的。每个数据都要经过五至十个步骤仔细严谨地从大量原始资料中提炼出来。

书中“表55 1846年各省均数据处理示例”以1846年为例,详细说明了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是如何提炼出来的。表中分栏展示了数据的地域、资料来源、资料的原始文本、资料中的银钱比价数值、经过处理的校正数值,最终在表56和表57中采用的录入值等,清晰直观地把整个数据处理过程展现了出来。

以有清一代268年计,19个省级单位的逐年数据有5000多个,扣除数据空缺的年份省份,至少也有3000个数据,这3000个数据每个都是从多个甚至十数个原始数值提炼整合出来的,这样表56、57所根据的原始数据数量是惊人的。

为了重建这个清代各省银钱比价的历年数据系列,岳峰搜集和建立了一个数百万字的原始数据库。如此庞大的数据库当然是70余万字的著作无法容纳的,但我非常希望它以后能够整理出来开放给学界使用。


在第四章中,岳峰根据他重建的清代银钱比价系列对其宏观动态趋势做了分析,得出了非常重要的结论。

他把各省历年的银钱比价走势图叠加在一起时,如书中“图36 各省银钱比价(1644—1911)”所示,发现有清一代银钱比价的全国变动态势一致,即便省与省之间存在基数或平均数高低、波幅大小、贵贱转变发生迟速的细小差别,但各省没有出现过与他省长期相反的比价变动趋势,不存在独立的走势,这说明清代存在一个全国性的货币市场。

这个全国性的货币市场的线性走势图以1853年 (咸丰三年) 为界,可以看到两个明显不同的波动形态,此前银钱比价波动总体走势呈底部较宽的U型态势分布,此后则为一向右后方倾斜的W型状态。全部清代268年中共有6次较明显的银贵钱贱阶段、5次较明显的银贱钱贵阶段。

从区域上看,华北和江南大地理范围内各省比价变动趋势都较接近,但总体上江南地区诸省的比价变动同步性高于华北诸省,此或可说明江南地区的银钱比价市场整合度高于华北。其他地区则是两湖、两广、陕甘的银钱比价货币市场整合程度较好。福建和四川有一定程度的独立特点,此或与两地所处自然地理单元有一定特殊性有关,但在长期走势上并不与他省相异。虽然云南数据整体偏高,但走势亦不异于全国。

在接下来的五、六、七、八章中,他分别讨论了清代国家对银钱货币的管理,影响银钱比价波动的各种原因,银钱比价波动对国家财政、民众生活及商贸活动的各种影响,以及官方和民间对银钱比价波动的应对。

岳峰认为,清代的货币是银钱并用,这个货币体系的形成,有其特定历史背景,是一种国家与市场合作,来应对巨量海外白银输入,货币流通严重依赖白银的状况,以稳定和发展社会经济的自救行为。这个货币体系的建立,并非出于预先的顶层设计,而是一个在应对危机中不断演化的结果。

银钱并用自然形成比价,在清代,白银的供给不受国家掌控,而制钱铸币是由国家掌控的。这两种货币并用,必然给清代银钱货币的管理及比价稳定调控带来始终无法摆脱的矛盾。银钱比价形成及波动,本质在于银与钱各自价值变动。而银价与钱价的变动,又与其各自的供需数量、流通速度及国家财税和货币政策等因素相关。所有相关因素,又被嵌入于特定的经济结构、财税体制、货币制度、货币行用结构之中。

由于影响比价的因素众多,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各因素作用大小、影响程度也不一样,造成银钱比价波动频繁而复杂的局面,并对国家财政和民生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在本书结语的最后,岳峰指出,若以后见之明做中西比较,可以看到清代货币体系存在先天缺陷,银钱并用而比价无定,导致财政收支具有不稳定性。大量使用金属货币,具有天然的通缩倾向。无论是从稳定银钱比价,还是从对抗通缩而言,信用货币的发行都应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终清之世,清政府都无法进行这样根本的货币体制改革。在清代前中期,它没有这样的动力;在清代后期,即使它有心改革,也无相应的历史资源凭借,亦无充分的集权能力。岳峰的这个看法或许可以为我们理解中西历史大分流增加一个观察维度。

以上就是岳峰这部专著的主要观点和贡献。这部专著的出版将会是清代货币史和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而岳峰在本书中所做出的成果将长久地嘉惠学林。

遗憾的是,这一切岳峰本人都看不到了。岳峰2019年博士毕业后,入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继续从事清代和近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并有志于把研究推进到民国时期。只可惜天妒英才,如果他不是在2024年英年早逝,他的学术成就将不可限量。

岳峰在学术上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总是力图把研究做得尽善尽美,去挑战学术的高峰,也挑战自己的极限。正如他在自己的硕士论文后记中所说的:

人这一辈子,活着,不就是为了看看自己到底能走到哪一步,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的吗?——不管路有多长,黑暗试探我,烈火燃烧我,都得去接受。

岳峰这部遗著得以很快出版,要感谢岳峰硕博士求学期间的同门和他工作后的同事、学友等的热心帮助和奉献,他们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蒋宏达和于广、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赵士第、上海大学文学院叶鹏、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王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张国坤、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善靖,他们共同整理校订了岳峰的书稿。岳峰的同门群策群力,校对了书稿的校样,他们是:王鹏辉、赵思渊、裴丹青、黄亚楠、林胜强、刘源、邹凌凤、侯琳、孟浩、丁嘉晖、焦文卿。而本书的出版,则是岳峰同门师兄、现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科分社社长刘隆进一手策划和操办的。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同门和同事热心帮助、贡献心力,岳峰在天堂里一定会非常欣慰的。

*本文转自学人读书,资料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公众号大学问Academics、豆瓣网。

涛哥俺近日出版新书《鲁迅的朋友圈:鲁迅与现代英俊》,全面系统深入地书写了鲁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重点探究了鲁迅对其影响,历时十年完成,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史料,文史融合雅俗共赏,兼具可读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众多名家推荐,请大家多多指教支持:

最新热文推荐:

观文化万象,听时代涛声

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金融八卦女
2025-11-05 13:57:48
演员陈龙新身份曝光!原来是上影剧团副团长,事业低调深藏不露

演员陈龙新身份曝光!原来是上影剧团副团长,事业低调深藏不露

枫尘余往逝
2025-11-06 05:27:22
67岁老人哭诉: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共11000,现在却连20块都拿不出

67岁老人哭诉: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共11000,现在却连20块都拿不出

拾代谈生活
2025-11-07 02:16:33
中国可能已被五场战争包围,最先爆发战争的可能不是台湾

中国可能已被五场战争包围,最先爆发战争的可能不是台湾

boss外传
2025-10-17 15:30:03
“最容易变情人的女人,都是这些特质在作祟,别不信,真准!”

“最容易变情人的女人,都是这些特质在作祟,别不信,真准!”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07 04:56:40
安徽最新通报:冯其云、肖家浩接受审查调查

安徽最新通报:冯其云、肖家浩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5-11-06 16:11:04
越南政坛惊天变动:阮维玉空降河内,裴氏明怀突遭调动!

越南政坛惊天变动:阮维玉空降河内,裴氏明怀突遭调动!

丹徒生
2025-11-06 05:48:09
普京家族第三代崛起,俄罗斯政商江山几乎被一家人掌控

普京家族第三代崛起,俄罗斯政商江山几乎被一家人掌控

桂系007
2025-11-06 23:50:07
美国万万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北京

美国万万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北京

林子说事
2025-11-07 03:42:43
米切尔轰46+8完爆马克西!埃奇库姆14投7分,球哥0+8逐渐西蒙斯化

米切尔轰46+8完爆马克西!埃奇库姆14投7分,球哥0+8逐渐西蒙斯化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06 10:36:01
义乌10岁搞钱小孩哥突然爆火全网,我才顿悟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义乌10岁搞钱小孩哥突然爆火全网,我才顿悟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脆皮先生
2025-11-06 20:29:25
C罗:阿根廷赢得世界杯已习以为常,葡萄牙夺冠将真正震撼世界

C罗:阿根廷赢得世界杯已习以为常,葡萄牙夺冠将真正震撼世界

奥拜尔
2025-11-06 23:32:56
狂轰7-0!17岁张本美和怒吼庆祝!日媒:头号种子压倒性胜利

狂轰7-0!17岁张本美和怒吼庆祝!日媒:头号种子压倒性胜利

好乒乓
2025-11-06 12:55:23
统一信号如此强烈!也许,真会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回归!

统一信号如此强烈!也许,真会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回归!

文史旺旺旺
2025-11-05 21:15:06
【2025.11.6】扒酱料不停:那些你不知道的八卦一二三

【2025.11.6】扒酱料不停:那些你不知道的八卦一二三

娱乐真爆姐
2025-11-06 23:48:27
李湘胖到弯不下脖子,机场罕用便宜货,被人搭话她不理还嘲讽冷哼

李湘胖到弯不下脖子,机场罕用便宜货,被人搭话她不理还嘲讽冷哼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1-04 13:46:08
短视频是人类最大精神鸦片之一,沉迷其中会摧毁这4大珍贵能力

短视频是人类最大精神鸦片之一,沉迷其中会摧毁这4大珍贵能力

知识圈
2025-10-21 21:32:02
回顾探花大神:害人害己,多位女主被亲戚认出当场“社死”

回顾探花大神:害人害己,多位女主被亲戚认出当场“社死”

就一点
2025-10-09 12:19:42
千万别吃!水洗几乎没用!广西正有很多人在捡

千万别吃!水洗几乎没用!广西正有很多人在捡

南国今报
2025-11-06 20:40:27
一位北京金融女博士直言:如果手里有二十万,不妨死磕"七大口诀"

一位北京金融女博士直言:如果手里有二十万,不妨死磕"七大口诀"

股经纵横谈
2025-10-22 16:39:51
2025-11-07 06:20:49
涛哥侃文史
涛哥侃文史
聊聊文史
173文章数 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规律探究题,一个视频学明白!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数码要闻

苹果Apple TV全新开场动画幕后:相机结合玻璃Logo实拍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新闻」的定义需要重构?看看这篇说了啥!!!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