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展会现场的标志性装置,为期三天的西部疗愈产业生态博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这场汇聚了西部乃至全国疗愈产业智慧与力量的盛会,以 “共筑生态、智创未来” 为主题,为行业呈现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盛宴,更在落幕之际,为西部疗愈产业的发展勾勒出一幅充满无限可能的新蓝图。
![]()
展会期间,来自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西部十二省区的 300 余家企业集体亮相,涵盖自然疗愈、心理干预、康养旅居、数字疗愈等八大细分领域。从藏地温泉疗愈方案到秦岭森林康养模式,从 AI 心理评估系统到非遗疗愈技艺展演,现场展示的 200 余项创新成果与特色项目,不仅彰显了西部疗愈产业 “自然禀赋 + 文化底蕴” 的独特优势,更呈现出 “科技赋能 + 跨界融合” 的前沿趋势。其中,“西部疗愈资源地图” 互动展区成为焦点,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直观呈现的 128 处核心疗愈目的地,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西部大地的疗愈能量。
![]()
思想碰撞的火花同样闪耀全场。为期两天的产业论坛上,12 位院士专家、30 位行业领袖围绕 “疗愈产业的西部路径” 展开深度对话。“当祁连山的星空遇见都市人的失眠焦虑,自然疗愈的商业化边界在哪里?”“民族医药如何通过标准化建设融入现代疗愈体系?”…… 一系列直击行业痛点的议题引发热议,最终形成的《西部疗愈产业协同发展宣言》,明确了 “保护优先、创新驱动、区域联动、普惠共享” 的十六字发展方针,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
![]()
值得关注的是,展会现场达成的 58 项合作协议格外亮眼:滇西康养基地与上海疗愈机构签订的客源互送协议,将实现 “东部市场 + 西部资源” 的精准对接;成都数字疗愈企业与西安高校共建的联合实验室,计划三年内推出 3 款适用于西部多民族地区的心理干预工具;甘肃文旅集团与多家民宿品牌打造的 “河西走廊疗愈旅居带” 项目,预计带动沿线 50 个村落实现产业升级。这些合作不仅为企业注入发展动能,更让 “疗愈经济” 成为西部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
![]()
闭幕仪式上,组委会发布的《西部疗愈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4 年西部疗愈市场规模已突破 800 亿元,年均增速达 1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6 个百分点。而此次博览会的举办,进一步激活了产业潜力 —— 现场收集的 1.2 万份观众调研数据显示,83% 的参会者表示 “增强了对西部疗愈产业的投资信心”,76% 的企业计划年内将西部业务占比提升至 30% 以上。
![]()
盛会落幕,但疗愈产业的西部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正如博览会组委会主任在闭幕致辞中所说:“这场展会不是终点,而是西部疗愈力量走向全国、对话世界的新起点。” 未来,随着各项合作的落地生根,随着协同发展机制的逐步完善,西部疗愈产业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融合的生态,在守护自然与文化瑰宝的同时,为更多人带去身心和谐的生命体验,让 “西部疗愈” 成为一张闪耀全国的产业名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