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层出不穷,骗子们借助新技术、新概念,不断更新套路、推陈出新,让人防不胜防。
汇总了近期出现的四大新型网络骗局,看看你能识破几个。下面我们逐一揭秘这些“披着科技外衣”的新骗局。
01
骗局一:暑期针对未成年的“免费送”骗局!
随着暑期的开启,很多青少年免不了会在家刷短视频。一些骗子就在这期间,瞄准了学生群体,设计出了“免费送”骗局。他们通常会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一些“毕业送小说送漫画”、“招游戏里的徒弟送皮肤”等针对未成年人的内容,将用户引导至其他平台后,再假冒警务人员以配合调查、否则上门告知父母等话术威胁、诱导对方使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
![]()
骗术分析:
在这个诈骗套路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就是通过“免费送”,先把青少年聚集到一个群里,然后再通过加私人好友的方式,要么是冒充公检法人员威胁,要么是利用进一步获取好处的心理诱导转账。
应对建议:
第一,告诉孩子,在网上要抵制免费送东西的诱惑,就和他在线下也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送的礼物一样。在这个世界上,免费的东西往往成本是最高的,这个成本通常会以看不见的方式呈现。
第二,任何正规警察、主播或平台客服,都不会通过电话、网络、聊天软件等方式要求转账,更不会威胁或恐吓。凡是敢恐吓你的,一定是假的,不管他自称任何身份,我们这个社会,不允许任何人恐吓未成年人,除非他是骗子。
第三,任何陌生人要求下载远程控制软件的行为都应坚决拒绝。一旦你发现手机失控的时候,赶紧拔卡、断网,第一时间告知父母。
02
骗局二:网店故意发错货,以售后补偿为诱饵引流
用上面骗小孩子的方法,再去骗成年人,显然不太好使了。骗子们了为了诈骗,也是下了成本,开起了真网店。
诈骗分子先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营业执照等证件开设网店,售卖U 盘、风扇等日常商品;随后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品,等待消费者投诉;再以“售后理赔”“高额补贴”为诱饵,引导消费者脱离平台进行沟通,最终通过刷单返利、投资盈利等利诱,或账号冻结、法律追责等恐吓方式,诱骗消费者转账。
![]()
此类骗局近期在电商、短视频等平台密集出现,发案数量快速增长,仅某平台近一个半月就关停 1.6万家涉诈风险店铺。从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中心紧急曝光的一批案例来看,市民李先生在某平台给孩子买玩具,收到的却是一包小苏打。有的事主下单了落地风扇,最后发过来的是手持风扇;还有的事主买蓝月亮洗衣液,最后发过来的不是蓝月亮洗衣液,是其他低劣一点的洗衣液。
骗术分析:
不得不说,随着大家的警惕性提高,骗子的套路也在升级。过去是打电话冒充客服的套路已经不灵了,于是骗子做戏做全套,开真网店、真发货,故意通过发低质货、错版货,引发消费者主动投诉,在理赔的过程中,实施行骗。
这个骗术的关键一点,就是引导到非官方渠道。一旦脱离平台监管,各种诈骗手段又开始用上了。
应对建议:
那就是购买任何商品,坚决不要脱离平台交易,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沟通。任何给你小恩小惠的行为,一定要警惕。你惦记的是别人的福利,别人惦记的是你的存款。
03
骗局三:下载仿冒知名产品的软件
先看一个案例。65岁的徐女士在家接到了自称某短视频平台客服人员的来电提醒,“客服”称:“您在我们平台购买了一份保险,每个月要自动扣费800元……”
徐女士听罢,赶忙要求取消该业务。“客服”随即表示会为徐女士转接“高级客服”,协助其完成取消操作。紧接着,“高级客服”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由于徐女士对智能手机的操作并不熟练,对方便指示徐女士下载一个名为“中银会议”的App办理取消业务。
徐女士通过“中银会议”软件与对方进行通话,并开通了屏幕共享功能,在对方“手把手”的指导下登录手机银行,一次次进行密码操作和人脸识别。直到卡内余额被全部转走,徐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
根据反诈民警介绍,徐女士下载的“中银会议”App是最新出现的一种诈骗App。与之类似的还有“银联会议”“抖音会议”等,这些App都是骗子专用的窥屏软件,因为带着“会议”以及“银联”“中银”这样看似官方的称谓,很具有迷惑性。
在这类诈骗中,骗子首先冒充平台客服,称事主开通了“直播会员”或购买了保险,如果不取消,就会每月自动扣费。
![]()
目前,涉及别仿冒的几家公司或产品,都已发表了声明,未发布相关会议产品。像中国银联在声明中称,不法分子诱导用户在手机上安装“银联会议App”应用程序,存在窃取敏感信息、资金被盗等安全风险,“银联会议App”非中国银联产品,请公众谨防诈骗。
骗术分析:
这类骗术目前主要针对老年人,特别是留守老人。核心还是通过老人害怕损失的心理,先虚构一个不存在的,类似会被持续扣钱的保险,或者开通了某个订阅服务之类的说法。引导老人去下载应用,然后远程操控骗取老人钱财。
应对建议:
可以多向家中老人普及一些防骗常识。
第一,遇到自称平台客服的陌生电话,尤其是涉及扣费、退款或取消业务时,不要急于听信,更不要轻易按照对方指示进行操作。
第二,老年人遇到任何涉及钱款、银行卡、密码的电话,一定要立即与子女或亲属沟通,确认真实性。
第三,家里老人的手机上,尽量不要安装银行应用之类的。通过电子支付,基本能满足老人需求。没有安装,就没有诈骗。
04
骗局四:稳定币诈骗
最近,在各种媒体上,“稳定币”相关概念热度飙升,引发各方关注,包括骗子也很关注。在国内还在围绕稳定币进行理论探讨的时候,骗子们已经开始用稳定币作“障眼法”,肆意用于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了。
最早的一份关于警惕稳定币所涉相关风险的提示出自深圳。7月7日,深圳市委金融办官网显示,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专责小组”)就稳定币涉及的相关风险发出风险提示。
据专责小组监测发现,一些不法机构以“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为噱头,利用社会公众对稳定币等了解不足的特点,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诱导社会公众参与交易炒作,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非法集资、赌博、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社会公众财产安全。除深圳之外,包括北京、宁夏、苏州等多地也相继发布了类似提醒。
骗术分析:
这种骗局虽然打着稳定币的旗号,但本质上和过往的各种金融理财骗局都是类似的逻辑,通过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公众投入资金参与交易炒作。
应对建议:
夸大宣传不可信,
稳赚不赔不可能。
高额收益是泡影,
陌生来电莫轻信。
远程指导要警醒,
密码验证要守稳。
凡是转账须谨慎,
遇到疑问找亲人。
看了新进出现的这四种骗局,你能识别几个?你身边的人能识别几个?不妨对照检查下。
面对层出不穷的骗局,我们只有提高警惕、才能保护好自己和身边人的安全。希望每个人都能擦亮双眼,筑牢防骗防线,让骗子们无机可乘。
(内容来源:抖音黑板报、央视、人民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