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7月20日,兖州区中医医院、区铁路医院的三伏贴、三伏灸服务正式开启,众多市民纷纷前来体验,现场气氛热烈。
![]()
早上七点半,就已经排起了长队。医护人员们早早做好准备,有条不紊地为患者进行登记、中医体质辨识,并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免费拔罐开穴服务,以增强后续贴敷效果。
与往年不同,今年医院特别推出了"三伏灸"服务,与传统的"三伏贴"形成互补。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进行个性化贴敷或施灸,并耐心解答疑问,详细告知贴敷和施灸后的注意事项。
![]()
![]()
![]()
前来贴敷的市民中,既有多年的“老病号”,也有初次尝试的年轻人。张大爷(化名)就是其中一位,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多年,每到冬季就咳嗽不止。"听朋友说三伏贴和三伏灸效果不错,今年我也来试试,希望能减轻冬天的症状。"张大爷满怀期待地说道。
![]()
![]()
![]()
据现场的中医专家介绍,三伏贴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性关节炎等,以及虚寒体质的人群。而三伏灸则是在三伏天进行艾灸治疗,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达到温通经络、祛除寒湿的效果。
![]()
![]()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此时人体经脉畅达,血气充足,进行三伏贴和三伏灸治疗,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专家也提醒,三伏贴和三伏灸并非人人适用,孕妇、皮肤过敏者、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等应慎用。
![]()
此次三伏贴、三伏灸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便捷、有效的中医治疗服务,也进一步传播了中医养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到传统中医的魅力。相信随着"冬病夏治"理念的不断推广,三伏贴和三伏灸这一传统疗法将为更多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冬病夏治
2024年“三伏贴”贴敷时间
初 伏:7月15日——7月24日
中 伏:7月25日——8月3日
闰中伏:8月4日——8月13日
末 伏:8月14日——8月23日
中医院区:兖州区中医医院康复大厅 (文化西路57号)
预约电话:05378955635
东院区(铁路院区):兖州区中医医院东院区康复大厅(兖州区九州大道东首)
预约电话:05378955632
酷热难耐的三伏天又要来啦
这段时间温度最高、酷热难耐
却也是阳气最盛的阶段
温补阳气 调理疾病
也到了最佳时节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是在夏季三伏天,将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是三伏贴的主要理论依据。三伏贴首见于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这本书,当时是贴敷穴位治疗哮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得以推广。目前它所治疗的疾病也从最初的哮喘发展到整个肺系,甚至包括其他系统的疾病。
何为“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结合天灸疗法,在特定穴位贴敷药物,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将药力直达病所,以鼓舞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常用方法之一,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疏通经络、止咳平喘、调和脏腑的功效,利用药物贴敷,扶助人体的阳气(正气)从而达到增强人体抵抗力、祛除疾病的目的。
贴敷后注意事项
在贴敷期间,要忌食辛辣油腻、冷饮,嘱多饮水。
贴敷当日不宜游泳,注意皮肤清洁。
若出现水泡,待水泡消退后再洗澡。
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贴敷处咨询。
如果在贴敷期间有任何疑问,可以在医院咨询专业中医师再行贴敷。
三伏贴与三伏灸的功效
借天时:《黄帝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人体经脉畅达,血气充足,此时贴敷和艾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药物:利用药物的辛温发散性,对穴位、经络进行刺激,温经助阳,达到祛除体内寒湿的效果。
三伏贴和三伏灸不仅可以提升阳气,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还有助于减少一些冬季常见慢性病的发生,这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特色保健疗法。
如何贴三伏贴、做三伏灸?
三伏贴:在头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每次1小时。必须到医院进行贴敷,医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穴位。贴敷过程中,皮肤如有烧灼感,需马上停止。
三伏灸:三伏天期间随时可以做,可到医院进行艾灸,也可以在家做。针对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穴位,医院可配合不同功效的中药,进行辨证施治。如果为了保健,可以选择用艾灸盒来灸神阙穴,既可以提升阳气,也能温煦脾胃。
三伏贴和三伏灸有哪些禁忌?
不适合的人群:2岁以内儿童、孕妇、气虚的老人、对药物过敏者、疤痕体质、发热、月经期等。
不能艾灸的部位:眼睛、口唇、大血管处、心脏、妊娠期女性的腰骶和腹部。
不适合的情况:过劳、饮酒、大怒、过饥、过饱、内科疾病不稳定时。
![]()
▌编辑:柴 壮
▌审核:梁福斌
▌终审:代 琳
▌运营: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宣传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