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波市海曙区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徐俊杰
近日,热浪持续发力!连续的高温不仅让人体感不适,更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尤其是奔波在烈日下的快递员、建筑工人、环卫师傅、交警同志,以及在高温环境工作的朋友们,您辛苦了!这份实用的防暑降温指南,希望能助您和家人、邻居安稳度夏。
一、高温来袭,健康风险需警惕!
热射病(最严重):高温杀手!体温飙升(超40℃),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危及生命!
热衰竭:大量出汗导致头晕、恶心、乏力、心跳快、皮肤湿冷,需立即处理。
热痉挛:大量出汗后仅补水,肌肉(如小腿、腹部)突发疼痛痉挛。
慢性病加重:高温易加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肾脏疾病负担。
晒伤与皮肤病:强烈紫外线灼伤皮肤,高温潮湿易诱发痱子、皮炎。
二、重点人群,防护要点看这里!
1.户外及高温环境工作者:
巧避高温时段:尽量利用早晚相对凉爽时段工作,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避免高强度户外作业。
强制休息+科学补水:定时(如每1-2小时)到阴凉处休息15-20分钟。随身携带大水杯,少量多次饮水(推荐含电解质饮品或适量加盐的凉白开)。
“清凉装备”不可少:穿戴透气浅色衣物、宽檐帽、冰袖、脖套、太阳镜。暴露皮肤涂抹高倍防晒霜。
结伴守望:留意自己和工友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互助、休息。
2.居家居民(老人、儿童、慢病患者):
营造清凉环境:合理使用空调/风扇(温度建议26-28℃),拉好窗帘阻隔热辐射。安全舒适最重要。
主动饮水莫贪凉:未渴先饮(白水、淡茶水、绿豆汤等),避免口渴才猛喝。少喝或不喝冰镇饮料。
清淡饮食保能量:多食瓜果蔬菜(西瓜、黄瓜、冬瓜等),适量补充优质蛋白(鱼、蛋、豆制品),减少油腻辛辣。
特殊人群多关照:
老人:提醒按时服药,关注身体状况,高温时段尽量减少外出。
婴幼儿:绝对禁止单独留在车内! 穿着轻薄透气,注意皮肤清洁防痱子。
慢病患者(心脑血管、呼吸、肾病等):遵医嘱用药,加强自我监测,不适及时寻求帮助。
三、紧急情况:快速识别与急救!
热射病危险信号:
体温极高(通常超过40℃)
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抽搐甚至昏迷
皮肤灼热、干燥(或大量出汗后)
心跳极快且强
立即采取行动!
呼救: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转移降温: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
快速物理降温:
脱去多余衣物。
用冷水(非冰水)喷洒全身或用湿冷毛巾擦拭全身。
用湿冷毛巾或冰袋(裹薄布)敷于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大血管处。
扇风加速蒸发散热。
保持通畅: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密切观察呼吸和意识状态,如无呼吸或心跳,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
四、实用小贴士:
避免误区:高温下猛灌冰水降温的方法并不可取!人体通过排汗蒸发散热,但冰水刺激会导致毛孔收缩,汗腺分泌受抑,热量反而积存体内。且造成心血管系统承压骤增、消化系统急性损伤。
关注预警:留意本地发布的高温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安排。
常备药品:家中可备十滴水、人丹等防暑药品(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或遵医嘱)。
酷暑无情,预防先行!希望这份指南能为大家带来实用的帮助。安全度过高温天,需要每个人的重视和行动。
转发给身边需要的人,互帮互助,共抗高温!
如遇严重不适,请务必及时就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