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
“见字如面·融铸成长”2025年京藏疆青蒙“融铸式”教育协作系列活动展示7月16日晚在北京艺术中心举行。1500余名五地青少年学子齐聚一堂,呈现了一台饱含家国情怀与民族风情的文艺演出,生动展示了“融铸式”教育协作的丰硕成果。
![]()
演出中,14个由五地学子倾情呈现的精彩节目,生动诠释了民族文化的共生共融。西藏拉萨市娘热乡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古老藏戏《古韵新声》,神秘面具与独特唱腔展现雪域文化千年传承;青海玉树学子的《伊舞》以豪迈奔放的藏族民间群舞,舞动高原生活的热情与祝福;内蒙古通辽蒙古族中学的《召日乌戈》将悠扬马头琴、震撼呼麦与绕口令艺术巧妙融合,奏响草原的生命韵律;新疆和田地区教育学院(师范学校)带来的《洒满阳光的和田》则通过柔美与豪迈兼具的群舞,铺展出一幅阳光普照、幸福满溢的南疆风情画卷;北京通州学子则以长扇为笔、舞姿作墨,在《悠悠运河》中勾勒出千年漕运的水韵悠长;演出尾声迎来情感高潮。全体演职人员与观众共同起立,齐声高歌《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中,五地学生代表发出青春宣言:“同心同行,融铸成长,复兴中华!”
“拿起纸笔·见字如面”是由北京市中小学生在2020年7月发起的一项倡议。近年来,这一倡议围绕“对话故宫”“对话时代英雄”“对话未来”“对话冬奥”等系列主题,带动中小学生手写数万封书信,北京市教委也将这一品牌育人活动融入京藏、京蒙、京港澳等地中小学生开展的各类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中,让书信成为延续青少年情感链接与人文交流的创新载体。活动当晚,《见字如面:笔尖融铸中华情》新书发布,该书收录了北京与内蒙古两地学生的百余封手写信。
据介绍,融铸式教育协作是北京教育支援合作的创新实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师生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来强化五个认同,增强教育质量。为进一步推动首都“融铸式”教育协作发展,北京市教委在今年暑期开展京藏疆青蒙“融铸式”教育协作系列活动。活动由足球赛、艺术周、科技夏令营三大活动组成,通过“五地协作、混合编组、协同表达”的组织方式,构建起以“书信结对、研学同行、赛事协作、舞台共创”为载体的跨地域、跨民族、跨学段“大思政课”综合实践课堂。
另外,此次“融铸式”教育协作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京藏疆青蒙五地中学生足球邀请赛也在日前落下帷幕。据悉,该项赛事创新采用混编组队机制,将五支球队的110名运动员与教练员抽签混编成“传承队”“梦想队”“共进队”“未来队”四支联合战队,少年们从陌生到并肩作战,用汗水诠释了协作。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展示活动不仅是首都“融铸式”教育协作模式的阶段性成果汇报,更是北京教育系统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一次创新实践。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