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熊猫
编辑 | 付能量 图片 | 厦门鹭跑团
厦门清晨,鹭跑团的成员们聚集在环岛路。他们身着专业的运动装备,笑容在晨光中格外生动。随着团长张建东一声令下,队伍向着朝阳奔跑而去。这是厦门鹭跑团的日常剪影。
鹭跑团作为厦门跑团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公益跑步为特色,不仅拥有厦门跑团中规模最大的志愿者团队,还拥有三大自主IP赛事:厦门跨年生肖跑、鹭跑勇士杯山地挑战赛、海誓·浪漫海岸线落日跑。
作为厦门「土生土长」的公益跑团,它从最初的五人小团体发展为如今近千人的公益跑团,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缘起厦马,
五个跑者的「任性」决定。
2012年对张建东来说,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虽然他平时就是体育爱好者,喜欢踢足球、游泳、跑步,但此前他从未参与过马拉松赛事。「那时候马拉松还不是很火,我脑海里没有这个概念,只知道它是一项极限运动。」张建东回忆道。
「开始跑马是因为我的同事。他之前参加过几次半马,2012年他打算挑战自己的第一个全马赛事,在他的’怂恿‘下,我也一起报名了。心想试试看嘛,反正不行就退赛。」
2012年的厦门马拉松前夕,张建东专心训练了两个月,并报名参加了一个训练营。在训练过程中,他结识了四位志同道合的跑友:翁鹭江、刘志良、吴志怀、陈长清。
五位创始人聚餐合影
厦马完赛后,他们组织了聚餐。在聊天时大家感慨:「如果因为这一次厦马相聚,之后却没有联络,实在是太可惜了!」
于是,他们决定成立一个跑团,约定之后一起训练,共同参加赛事。张建东也在大家的鼓动下,成为了鹭跑团的团长。
五名创始人都是上班族,他们发现面向上班族的跑步推广活动太少了,于是他们将「服务上班族」作为跑团的初期定位人群。
「其实上班族更需要休闲跑,但是之前的跑团或者协会,更多针对的是竞速训练。我们希望推动休闲跑,以鹭跑团为媒介,让人们爱上跑步,即使他们之后选择其他团队,我们也十分支持。」面对径燃,张建东表示。
彼时正值QQ和微博的盛行时期,他们创建QQ群,利用微博达人身份发布信息,鼓励跑者加入。
鹭跑团早期活动合影
仅两个月时间,群内人数从个位数到六十人余人,鹭跑团开始拥有了正式的活动规模。他们策划了首个活动——「鹭跑公园X计划」。
这个计划的初衷是把厦门的各个公园串联起来,设计成不同的跑步路线。「若某路线周边有美食,可边跑边寻找、品尝美食;若沿线能划船,就结合跑步划船;还可融入厦门当地风俗活动,大家就不会觉得跑步是一件很枯燥的事。」
鹭跑团的每一次活动都策划得很用心,他们会提前去各个场地踩点、设计路线、规划流程,而跑团成员们也都积极响应。
当然,并非所有的活动都一帆风顺。一次节日前夕的「跑步+划船」活动遇冷,最终只有张建东一人到场独自完成。
「按照以往,我在群里发布活动流程,大家看到基本都会来。可那次我忽略了一个情况,大家需要回家和家人一起过节。」张建东坦言。
这次受挫,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要把跑团做好的决心。不久后,厦门日报记者偶遇鹭跑团举行活动,交流中深受触动,便约定了一个采访。
2012年《厦门日报》鹭跑团专访
这篇报道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鹭跑团的发展引擎,使其人数迅速从两位数增至三位数,众多跑者被其公益理念打动,这是鹭跑团完成首次「破圈」。
十三年发展路,
「跑团的意义从来不止于跑步」。
一年后,他们和厦门夜跑族、Running Girl女子跑团共同策划了一个创意活动——「跨年跑」。灵感源于,他们想要为厦门的跑者组织一个有仪式感的跨年活动。
这个活动推出后反响热烈,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活动在16年暂停了一年。第二年,不少厦门跑者私信张建东:「大师,今年的跨年跑还办吗?没有这个活动,感觉都没有跨年的仪式感!」
于是,在2017年「跨年跑」以新形式重启。
「当时想着,既然重新开始,就要跟以前不一样。我就开始尝试把第二年的生肖图案画进来,这样会让图案更加丰满,也更有纪念意义。‘跨年跑’就变成了‘跨年生肖跑’。」
2017年鹭跑团· 「 跨年跑生肖跑 」 路线图
说干就干,他们开始着手设计路线。为了设计出一个完美的生肖图案,张建东经常深夜还在城市的街道上奔跑,不断尝试新路线。
「这些图案看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很难。不仅要考虑到图案,还需要考虑这些路的路况。有些地方在地图上看着行的通,但实际是个封闭路段,基本上十次带着希望去跑,八次失望而归。」张建东回忆道。
每年12月31日,数百名跑者按预定路线奔跑,在城市地图上勾勒出生肖图案。
这个活动不仅在厦门本地引起了轰动,还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吸引众多媒体的关注。「跨年生肖跑」也成为了鹭跑团的招牌活动,每年都吸引着大量跑者参与。
除了特色活动,鹭跑团还致力于提升跑者的专业水平。
他们有着自己的训练体系,每周三组织间歇跑训练、周四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周日开展亲子跑。为了保证训练质量,跑团从内部选拔有经验的跑者担任教练。
鹭跑团夜训
「我们的教练都是义务教学,他们把自己的跑步经验分享、传授给大家,很多跑者在他们的指导下,成绩都有了明显提升。」张建东说。
随着跑团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他们也开始深度参与到一些大型赛事的志愿服务中。2016年,厦马运营单位找到张建东和其他几个跑团的创始人,提出了「跑者服务跑者」的观点,这与跑团创始人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紧接着,鹭跑团在同年组建志愿者团队并延续至今,发展成厦门规模最大的跑团志愿者团队。赛事中,他们负责主会场引导、破三选手物资领取、赛道补给站等工作。
「赛场上,如果遇到物资紧缺的情况,我们的志愿者总能立刻想办法,联系组委会紧急调配,同时还向其他补给站借用,最终确保每个需要的跑者都能及时得到帮助。」张建东回忆起这些经历,满脸自豪。
鹭跑团志愿者团队在厦门马拉松
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赢得了选手们的赞誉,也为鹭跑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他们更加坚定了继续参与马拉松保障服务的决心。
然而作为公益跑团,资金一直是困扰鹭跑团发展的难题。
早期,为了举办活动,跑团成员们经常自掏腰包。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后来,他们通过「闲置装备义卖+企业物资赞助」的方式,逐渐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我们把跑团成员闲置的跑鞋、运动装备等进行义卖,所得款项用于活动经费。同时,我们也积极与一些企业沟通,争取物资赞助。」张建东说道。
在鹭跑团,除了日常训练、特色活动、志愿服务外,还有很多温暖人心的故事。2013年,鹭跑团一位创始人陈长清计划在厦马终点向女友求婚。
直到厦马的前一天晚上,他才告知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跑团成员们立刻行动起来,短短数小时内,就为他筹备了一场求婚仪式——终点线旁布置了鲜花、气球、横幅,并安排摄影师记录这一时刻。
「当时我们计划,陈长清临近终点时,我们把他对象带到他的身边跟他一块跑向终点,有几个小伙伴也会在他们身后跟他们一起跑来!」张建东说道。
2013年厦门马拉松,陈长清向女友求婚
冲线后,陈长清单膝跪地求婚,现场的跑者和观众都为他们欢呼。这件事在当时还引起广泛关注,甚至有摄影师凭借这组照片斩获万元奖金。
其实,那天还有个未提及的细节:因时间匆忙,他们来不及做精美的横幅,张建东就便拿了一块红布,亲自动手连夜制作。可就是这样一个算不上完美的道具,却见证了最真诚的承诺。
张建东面对径燃时反复提及:「跑团的意义从来不止于跑步。」
就像那场即兴的求婚,没有彩排,却比任何策划都动人——因为一群人用热血和真诚,把42.195公里的赛道,变成种下爱情的土壤。
「让更多人因为我们的存在,
对生活多一点热情。」
鹭跑团的第十三年,也见证着张建东从一个内向的民航从业者蜕变为能够带动千人团队的跑团团长。
「我以前是个特别内向的人,不太喜欢跟别人交流,更喜欢自己一个人做所有的事情。现在朋友都说我像变了个人。」
团长张建东在活动现场
他因热爱跑步与志同道合的跑友们创建鹭跑团,逐渐学会活动组织、沟通交流,在团队中发挥影响力,实现了个人成长。
这些成长,都源于他一次次「跳出舒适区」,正如他所说:「跑团教会我的,不只是如何跑步,更是如何在生活中不断突破自我。」
张建东的成长,亦是鹭跑团发展的缩影。
曾经成员们聚在一起,只为维系友情、享受跑步带来的快乐;而今,鹭跑团已成为厦门城市跑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鹭跑团「云顶山植树跑」
每年植树节,他们会组织「云顶山植树跑」,跑者扛着树苗越野上山,栽下树苗后再沿途捡垃圾下山;节日前后组团夜跑,设计路线串联闽南古厝,途中品尝特色小吃。
这些承载城市印记的活动,让跑步成了「品读」厦门的另一种方式。在张建东看来,跑团已然融入城市体育生态。
「我们见证了厦门马拉松从青涩到成熟,并参与其中,为赛事发展贡献力量。」张建东表示,鹭跑团与厦马相互成就。
每年厦马前夕,跑团都会组织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帮助成员提升状态。而厦马的赛事组织也从跑团的建议中不断改进,双方合力推动着厦门跑步文化的前行。
2024年厦门马拉松,鹭跑团志愿者团队合影
2022年,鹭跑团与厦门本土企业鸿星尔克携手合作。这次合作是鹭跑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鸿星尔克作为国内知名运动品牌,其推动全民健身的理念与鹭跑团高度契合,他们看到了鹭跑团的独特价值。
厦门鹭跑团×鸿星尔克活动合影
品牌的加入带来了更专业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共同举办了多场跑步活动,邀请专业的跑步教练授课,提升了跑团成员的整体水平。
「通过与鸿星尔克的合作,我们跑团得到了更专业的指导和支持,也让更多人了解了我们跑团。」张建东表示。
随着鹭跑团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参与跑步运动的厦门市民也越来越多。厦门的各大公园、街道,处处都留下了鹭跑团成员们的足迹。
对张建东而言,跑团最大的价值并非里程数字,而是「让更多人因为我们的存在,对生活多一点热情」。
眼下,他将目光投向了未来,「之后想把’鹭跑二代‘计划做得更扎实。」张建东望着远处正在热身的亲子跑队伍,眼中充满期待,「等现在这些跟着爸妈来跑步的孩子长大了,或许会带着他们的孩子来跑。」
「我希望鹭跑团能够一直保持活力,成为厦门的一张名片。未来,无论我是否还是团长,都希望跑团能传承公益理念,让更多人因为跑步而受益。」张建东表示。
从个人的成长到群体的共生,再到与城市的深度融合,鹭跑团的故事仍在续写。它如同厦门环岛路的浪花,平凡却执着,在时光的长河里留下自己的印记。
当鹭跑团的旗帜在云顶山植树活动中展开,亲子跑者在沙滩踏下脚印,这些画面不仅记录着一个跑团的成长,更映照出一座城市如何因跑步而焕发的韧性。
△ 点赞 和 在看,下一个PB的就是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