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徐汇区政协、区委统战部召开双月协商会,围绕“依托赛娱经济,促进徐汇体育消费再升级”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政协委员以及各党派代表,共同为徐汇体育消费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市政协副主席金兴明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区政协主席黄冲主持会议。
![]()
赛事引流与流量留存
徐汇区作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核心承载区,正处于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升级的关键窗口期。全国政协委员,射击奥运冠军陶璐娜委员指出,当前徐汇体育消费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建议通过赛事场景再造、技术创新驱动、业态融合重组三大突破,提升体育消费供应能级。她以今年 5 月射箭世界杯赛上海站为例,说明赛事对商圈消费的带动作用,并建议徐汇以重大赛事为契机,引进更多电竞、虚拟体育等新兴赛事,以赛事场景牵引流量消费。此外,她还建议积极打造运动综合体,借鉴外滩“多元宇宙乐园”,引入混合现实技术开发“虚实联动”的体育项目,拓展商圈体育主题;进一步拓展滨江西岸运动长廊,打通体育和商业边界,提升商场体育消费坪效;培育“产业生态联盟 + 要素流通平台”协同机制,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体育科技、赛事运营、装备制造等产业共同体,成立跨界“体育 + 科技 + 商业”创新联合体,不断创造体育业态融合消费的新场景、新供给、新活力。
嘉宾居新平则从徐家汇商圈的独特结构和商业优势出发,指出周边徐家汇体育公园与徐家汇商圈联动,中超比赛期间球迷经济火热。他建议徐汇区抓住文娱体育消费的上升期,加强业态调整和功能布局,发展商业赛事、公共活动、群众体育,促进本区体育和商业相互赋能,成为下一轮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他还提到,八万人体育馆需要引进高能级赛事,做强商圈赛事 IP,发展票根经济,提升商旅文体联动产出水平。
上海市政协委员李燕关注到当前赛事引流效果显著,但流量留存率待提升的问题,建议建立全区体育消费数字平台,整合赛事购票、场馆预约、商圈优惠等功能,通过“一键预约”锁定消费意向;推出“赛娱消费一卡通”,联动徐家汇体育公园、正大乐城等载体,打通积分兑换、跨场景优惠,变“瞬时流量”为“长期客群”。
场景创新与业态融合
康泰委员提出,徐汇已举办了如 FISE 极限运动世界巡回赛、上海马拉松等知名赛事,但仍有创新空间。他建议结合徐汇的文化特色、地标建筑,打造独具魅力的赛事活动,如“衡复风貌区徒步赛”“瑜伽日”等,参赛者在领略历史建筑之美的同时完成体育活动任务;或者以徐汇滨江为背景,开展水上运动赛事,如皮划艇竞渡等。多样化的赛事能吸引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群参与,扩大体育消费群体。同时,他还建议创新赛事的商业合作模式,与更多企业、品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赛事衍生产品和服务,从门票、赞助到周边产品销售,全方位提升赛事的商业价值,进而推动体育消费升级。
郑樊慧委员则从构建全周期、全场景、全人群消费生态的角度出发,建议打造“赛前”“赛中”“赛后”全时域消费链条。在港汇恒隆、美罗城等商业区常设体育主题区,结合赛事周期更新科技互动装置,还可借助徐汇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产业优势,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赛娱消费场景,实现“赛事 - 商圈”全空间场景融合;既用顶级职业赛事满足核心体育迷,也用娱乐化、低门槛的赛事活动(如趣味跑、明星表演赛)吸引大众参与,点燃不同人群对体育的兴趣。
林毅委员指出,赛娱经济以文化体育消费为引擎,撬动文旅商体展等多业态系统发展的综合经济模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他建议“票根”变“金券”,玩转消费场景,比如徐汇区内商圈可以和申花俱乐部寻求合作,设计“足球 +”联名消费卡,球迷看完球,拿着球票票根,就能在合作商圈享受餐饮、购物甚至酒店的专属折扣。他还提到,体育消费升级需要文化、旅游、商业、会展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实现“文旅商体展”的深度融合。比如徐家汇体育公园的功能可以更复合些,除了大型赛事和活动,还可以开发新花样;社区球场可以再改造升级一下,周边配点轻餐饮、咖啡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让运动场变成社区邻里社交休闲的“活力中心”。此外,他还建议开发一套智能调度引流系统,实时监测周边停车场空位、餐厅排队情况,通过 APP 精准推送给观众,引导他们分散前往,有效缓解拥堵,提升整体满意度。
政策协同与规划引领
益晨旭委员建议建设“徐汇元宇宙赛场”,整合区块链票务、AI 运动教练、XR 观赛三大功能。比如,试点 FISE 赛事“虚拟孪生场馆”,实现全球粉丝沉浸式参与,拓展赛事收入来源。同步开发“徐汇运动大模型”,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赛娱推荐。他还建议在“赛娱经济联盟”基础上,试点文体消费特殊政策,如设立境外观众购物离境退税快捷通道;对赛事衍生品开发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建立体育无形资产评估国家标准。
民进徐汇区委则从赛娱经济的系统性和全局性出发,建议深入分析徐汇整体区域体育资源,将赛娱经济发展融入区“十五五”规划全局,以徐汇滨江南部西岸自然艺术公园、西岸热力秀场等载体为核心,编制《赛娱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明确重点建设发展计划、目标引进赛事整体规划及重点招商企业清单,形成符合徐汇特征、代表徐汇品质的规划及实施路径。同时,建议构建“全域协同”组织保障体系,统筹体育、商务、文旅、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资源,为赛娱经济发展提供全流程、全要素保障支撑,确保规划落地、机制见效、生态成型。
本次徐汇政协双月协商会的成功召开,为依托赛娱经济促进徐汇体育消费再升级提供了诸多宝贵建议和思路。与会嘉宾、政协委员和党派代表们从赛事引流与流量留存、场景创新与业态融合、政策协同与规划引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徐汇体育消费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