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牧心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中庸》第十二章
本章论及君子之道的费与隐。朱子曰:“费,用之广也。隐,体之微也。……君子之道,近自夫妇居室之间,远而至于天地之所不能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谓费矣。然其理之所以然,则隐而莫之见也。盖可知可能者,道中之一事,及其至而圣人不知不能。则举全体而言,圣人固有所不能尽也。”(《中庸集注》P943-944)“费,道之用也。隐,道之体也。用则理之见于日用,无不可见也。体则理之隐于其内,形而上者之事,固有非视听之所及者。”(《朱子语类》卷六三第五十三条)
也就是说,君子之道是显而易见的,它近自夫妇居室之间,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的细微琐事之中均能体现;然而,君子之道又是隐而未现的,它隐匿于天地间,即使所谓的圣人也无法全然理解透彻。所以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这便是它的奇妙之处,说它容易,夫妇之愚亦可以知、行;说它困难,圣人亦有所不知、不能。
古人按人品高低把人分为五等,从低到高依次为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而君子是指那些德才兼备、文质彬彬,有所为有所不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人,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在此章中,君子的定义侧重于“德”,与学识没有太大关系,即使是没有学识的普通夫妇也能知、行君子之道。可见君子之道所看重的不仅是理论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能否将之践行于生活之中,因为一切的道理其实就是为了服务、规范人们的生活。与其费尽心思去研究晦涩深奥的道理而无法践行,不如顺其自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