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1869,阅读大约需 8 分钟
这几年,“下一盘大棋”俨然成了万能挡箭牌。
我前天写了一篇文章,谈土地财政的金融游戏,文后有人评论说“在下一盘大棋”,很是无语。
这样的说辞太多了,伊朗的防空系统被打成瞎子,以色列战机可以在伊朗领空横行,有人说”哈梅内伊在下一盘大棋,诱敌深入“;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州被乌克兰占领,武装部队不得不撤出,有人说”俄罗斯在战略撤退,普京在下一盘大棋”
政策看不懂?是大棋。操作翻车?是大棋。项目烂尾?是大棋。甚至你质疑两句,人家还会冷笑一声:“你太短视,在下一盘大棋。”
讲真,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忍不住想问一句:
你们是不是对“下棋”有什么误解?
在你们的语境里,下棋好像是一种玄学,越乱越妙,越看不懂越高深,甚至失败了也可以说是“诱敌深入”“欲擒故纵”——简直比电视剧里反派的自信还坚定。
但不好意思,真正的棋局是有逻辑,是可以推理,没你们想象的那么随意。
一、下棋是一门竞技艺术,不是失败借口
真正的棋,是有规则、有逻辑、有目标的。
下象棋,你随便把车给丢掉,没人会夸你“深谋远虑”;围棋里你连角都没稳住就冲中腹,人家只会当你来搞笑。
可现实情况呢?某些人基本盘都没照顾好,就敢拍胸脯说“这是一盘大棋”,甚至连自己的子都快走光了,还一本正经地说“舍小利为大局”。
这不叫下棋,这叫自我安慰,或者更贴切一点:
这是一种高级的自欺,低级的忽悠。
二、别拿“看不懂”当作“高深”
“你不懂,这盘棋要看五十步以外。”
听过多少次这样的说辞了。每当有人质疑现实的问题、指出明显的漏洞,永远有人跳出来说你“眼光短浅”“没有全局观”。你以为下棋的是世外高人,但你不知道的是,他其实只是一凡夫俗子,并没有那么高深眼光,说不定,这还是他第一次下棋。
所以,请问,真正的大棋,需要靠“看不懂”来证明它的高明吗?是否可能他自己也没看懂只是随便的一招呢?
真正的高手,是一步一根基,当然可能出臭子,但会及时复盘和纠正。你有没有见过柯洁、李世石下棋的时候,一步臭棋走出去,还一脸镇定说:“这你不懂,我这是布后面三十步的局。”
真正的高手,不需要观众“蒙着眼看”。他们的一招一式,都经得起推演,也扛得住复盘。每一步都可以拿出来讲道理,而不会跟你讲玄学。
现实中很多所谓的“大棋”,本质不过是用“普通人难以理解”来掩饰“无法自圆其说”,很多明白的人都知道那是臭子,只有迷恋的人自欺欺人。
三、输了就是输了,别说是战略性牺牲
有种最迷的逻辑:一个人把事情搞砸了,非但不检讨,还要硬说是“主动失子”、“以退为进”、“调虎离山”。
明明是把优势拱手送人,却说这是“故意让你以为我弱”;明明是项目泡汤,却说“这是为了下一盘更大的棋”;明明是战略失误,却说“这是提前消化风险”。
你见过哪位棋手输光子了,还能站起来说“这是我布的一个局,未来50年你就懂了”?
——真有,那可能是演员,在演科幻剧。
但,现实不是剧本,更不是辩论赛。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人,出了问题会复盘,而不是甩锅给“命运”或“后人自有公论”。
四、别把盲目拖延当成耐心布局
“下棋讲究耐心,需要时间。”这是他们另一个最常见的说法。
但你再一看,什么都没做。对了,真的是什么都没做——没计划、没推进、不评估,只有一句“再等等,现在还不是时候”。
等什么?下一个机会?还是找到一个能被怪罪的替罪羊?
耐心的前提,是你真的在下棋;拖延的本质,是你根本不知道要下什么棋。
五、真正的大棋,是看得见的智慧
大棋不是说出来的,是下出来的。
它体现在逻辑的严密、过程的掌控、结果的可预期。它是基于现实的博弈、有限资源下的布局,而不是靠嘴巴一张就能唬住别人的“神秘力量”。
最重要的是,大棋不是用来掩盖失败的布景板。它应该让人看到希望,而不是成为你自我辩护的最后遮羞布。
所以,再听到有人说“在下一盘大棋”,我只想淡淡回一句:
“真要下棋,请你先把棋谱写清楚。”
棋,不是每个人都能下的;但忽悠,谁都会。
就别再混淆这两者了,好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