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既是奔赴山野的好时节
也是“蜱虫病”的高发期
被蜱虫叮咬后
一旦感染病毒
起病急、易误诊、进展快
重症患者有较高的死亡风险
近日
我校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
快速检测病毒试剂盒面世
45分钟即出结果
为“蜱虫病”诊断和救治
争取宝贵时间
“蜱虫病”是指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
这是一种由大别班达病毒(DBV)
感染导致的新发突发传染病
感染方式主要是经蜱虫叮咬传播
高病毒载量患者病情进展迅速
极易导致多脏器损伤及死亡
可以说
蜱虫病的救治
就是在“与死神赛跑”
因此尽早诊断
并动态监测病毒量尤为重要
但由于该病多发于
农村、山区等环境
基层医疗条件有限
往往不具备核酸检测所需的
PCR实验室
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郑昕教授将蜱虫病毒快筛试剂盒放入检测仪器。
如何将诊断关口前移?
在协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感染与免疫研究所所长
湖北省蜱传疾病防治中心主任
郑昕教授的带领下
团队与知名生物科技公司合作
一支囊括感染病专家、病毒学家
生物学家、人工智能专家的
医工交叉、院企联合研究团队成立
并成功于近期取得重大突破
完成核心技术研发
成功研制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定量检测试剂盒”
这是全球首款
基于微流控、多重PCR分子POCT技术的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定量检测试剂盒
依托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
引物探针创新体系和试剂冻干工艺
项目目前正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与此同时
研究团队还研发出一套
蜱虫病重症风险预测AI模型
可将试剂盒数据联网
有了这套工具
“基层医生能和大医院医生一样
快速评估患者重症风险
科学分诊
提高救治成功率”
郑昕介绍
7月6日
一位来自大别山区、被蜱虫叮咬
致严重感染的七旬老人康复出院
他正是用了这款新试剂盒
迅速被确诊
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挽回其生命
“我深切感受到
科技的力量正助力临床医生
更精准地管理患者”
协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王璐说
华中科技大学
来源 / 附属协和医院 长江日报
文字 / 张玮 徐玲
编辑 / 记者团 苏杨哲 钟芷芸
校对 / 汪伟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